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信息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信息之窗/详情

中国医师协会关爱医师健康基金送关怀活动走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时间:2020-08-15 11:20:57来源:未知作者:融媒体记者 陈惠 阅读: 111114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陈惠)8月14日上午9点,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维权事务部主任邓利强一行人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慰问该院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援鄂医疗队队员。

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及医院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领导参加会议。金昌晓介绍了医院自疫情发生以来所作的工作,以及医院复工复产的情况。

据了解,新冠疫情暴发后,1月26日至4月6日,北医三院先后派出3批共137名援鄂医疗队员,组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院长为总领队,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作为主战场,全力开展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历经72天,一共收治了189名患者。从2月8日独立接管病房开始,收治了102名患者,其中危重症病人有21名,重症79名。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告一段落,全国各医院复工复产,北医三院一周七天全天开放,门诊量、住院量持续攀升,日门诊量达到1.1万。与此同时,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应政策要求,医院还成立了疫情常态化督导小组,专职负责院感防控和督导工作。

“在应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中,我们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冲在一线;如今复工复产,也是他们顶住了压力,坚守岗位。”谈及此,金昌晓感慨,“我们的医务人员真正承担起了‘国家队’的作用。”

石丽英和邓利强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向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赠送了“弘扬抗疫精神 护佑人民健康”的人物雕像和慰问品。

石丽英表示,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今年还将颁发第12届“中国医师奖”,无论是中国医师节的设立还是中国医师奖的颁发,都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卫生行业的重视和关爱,体现了社会对医疗工作者的尊重。“在这场百年不遇的抗疫战场上,医务人员不畏生死、不畏艰辛,冲到一线,为医疗行业赢得了尊重和荣誉,我从心底敬佩大家。”石丽英说。

据了解,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137名队员中,有75名队员是“90后”,占到了整个医疗队的54.7%。而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副主任葛庆岗因为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2009年H1N1、2010年玉树地震等大型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有良好的应急事件的处理经验,已经算是一名“老兵”,被任命为第一批医疗队队长。

葛庆岗说,经历了这次疫情,让他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医生职业的思考,有了升华。说升华一点都不过分。最开始时我们以看好病、把患者救活为责任和担当,经历了‘非典’和援鄂抗疫,发现以前的认识太狭隘了,国家最危难,人民最需要的时刻,需要义无反顾责无旁贷的拿命来拼,用生命来履行职责,担当使命时,对医生的职责与担当已升华到家国情怀。

中国医师协会领导与北医三院领导、援鄂医疗队队员座谈

中国医师协会领导与北医三院领导、援鄂医疗队队员座谈

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维权事务部主任邓利强向北医三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葛庆岗、队员包芳赠送慰问品

石丽英和邓利强代表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基金向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和援鄂医疗队赠送“弘扬抗疫精神 护佑人民健康”的人物雕像

全体合影

医者感悟

“医生不是一个完美的职业。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经历过很多欣慰的事,把患者治好了,救活了;也经受过竭尽全力救治但是仍然没有办法留住患者的遗憾、彷徨、困惑与无助。从医路上,最难得的是历经风雨后,依然保持那颗从医的初心。我热爱自己的职业,尤其是今年,历经72天的援鄂冼礼后,更加热爱!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终身的追求!”

——北医三院危重医学科副主任葛庆岗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