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预告/详情

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

时间:2017-07-14 20:24:40来源:未知作者:张文奎 阅读: 133065

“小时候不懂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这些词的含义。只是和父亲散步时,经常会碰到父亲曾经救治过的患者或者家属,他们都很尊敬父亲,满脸写着感谢,让我觉得这个职业很牛逼。”回忆起往事,王越很幸福。

王越是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2011年通过公开招聘考入闽东医院骨科工作。当初高考填志愿时,王越打算学医,但母亲觉得学医苦,工作压力大,因心疼儿子而坚决反对。王越坚持了理想,并在父亲的支持和帮助下,走上了一条让父子俩都骄傲的“不归路”,从此,王越成为了闽东医院所有主任子女里唯一一个选择医学道路的“医二代”。

王越的父亲王春是一名医术精湛的老骨科、闽东医院骨科分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生活在父亲如此多的光环下的王越,从小就埋下了学医的念头。毕业工作后,父亲的敬业、执着、专注更坚定了王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一身白大褂所包含的意义也有了更加刻骨铭心的理解。

对父亲的崇拜,不仅来自于情怀,更来自于专业。

刚入职时,医院接收了一位股骨骨折的患者,因为这位患者还是一名艾滋患者,这让一些“恐艾”的医生打了退堂鼓。作为技术骨干和科室领导,王春严厉地说:“你们有什么理由不给治!”老前辈的话,惊醒了一时犯迷糊的医生,他们重新调整工作状态,最终在王春的主持下顺利完成了手术。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王春除了是王越的父亲、导师,还是领导,这让王越在频繁的称呼切换过程中,显得有些尴尬。其实,他们更是同台手术的战友,下班后经常一起探讨问题,相互进步。

一次,王越在诊断过程中犯了年轻医生过分依赖现代仪器设备的通病,正打算给一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做手术时,30多年临床经验的王春让王越重新诊断,发现患者病因原来是胸椎的肿瘤。这一次,父亲的严谨、专业给王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王春已经62岁,但他依然保持着每周15至17台手术的繁重工作量,下班之后还要看医学专业书籍杂志到凌晨一点多,以跟进医术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更新。

“没时间锻炼,于是每天上下班不坐电梯,八层楼就自己爬上去。爸爸有好几位朋友也在医院工作,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老一辈人对医术和工作的执着追求,真是我们这代人需要好好学习的。”王越虔诚地说。

提及医学传承,王越表情异常坚定,“从业6年,我从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以后也不会。将来如果我的孩子有兴趣,我也会像我父亲一样,支持他学医,这是一份光荣而充满使命感的职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