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三甲”正式挂牌

时间:2022-06-13 14:43:48来源:未知作者:钟慧红 阅读: 114063

奋楫杨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探路者

五年,成为国内最年轻的三甲肿瘤专科医院

 

       2022年6月12日上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举办建院五周年“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揭牌暨TOMO和射波刀开机仪式。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赫捷院士,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产耀东,龙岗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策飞,市委卫生工委专职副书记、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丘孟军,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党组成员、副署长黄旭,龙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玉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市卫生健康委、医院院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等参加揭牌仪式并参观医院改扩建(一期)放疗中心。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五年勤勉,立志打造一所立足深圳、覆盖华南、面向港澳台、辐射东南亚,国内知名、国际一流的肿瘤专科医院。正如2017年3月18日,时任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亲自到深圳为医院揭牌时所寄望的那样,这家医院要“创先争优,打造全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肿瘤医院;要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改革攻坚,趟出一条适合公立大医院现代化发展的路子;要改进服务,不断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新模式。”经过五年探索与实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幸不辱命。

image.png

▲揭牌仪式现场

 

医教研防管全面发展,以评促建创三甲

       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党委作出创建三甲医院的决策,医院党委书记赫捷院士亲自部署创建工作,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主抓各项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下设七个内审组及三甲督导组,成立三甲办公室,落实三甲创建具体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开业五年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落实、高质量发展,在赫捷院士“一院两区”的发展理念下,充分利用深圳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总院的人才、技术支持,发扬艰苦奋斗、敢闯敢干的精神,努力为市民群众解决“看大病”难题,越来越多的深圳及周边患者享受家门口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市民群众在肿瘤防治方面的获得感提升。医院积极承担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职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癌抗癌意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癌症防控水平,为共建“健康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院开业以来门急诊量共计34.8万人次,出院患者8.7万人次,手术台数1.8万台,床位使用率超过80%。目前已开放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所有科室(16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开放住院病区24个,高水平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肿瘤综合性治疗手段逐步完善。

  科研与教学工作齐头并进。2019年,医院通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累计开展各类临床研究共计135项。医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累计获资助金额2124.26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4项,市厅局级25项。已发表论文371篇,其中SCI论文197篇;累计授权专利14项。包括国际著名杂志JAMAOncology,影响因子达31.777。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达44.544。

  医院是广东省临床教学基地,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医院,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临床教学医院,是深圳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培训基地,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住培协同单位。医院拥有博硕导41人,近三年,培养实习生182人,招收、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1人,博士后16人,学生成绩喜人,获批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获批博士后基金3项,共12篇文章被正式接收,其中优质文章涌现,如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JCR Q1)。

       完善全市肿瘤防治布局,不断探索医疗服务新模式。牵头成立龙岗区肿瘤防治医联体,搭建医防融合肿瘤疾病防治网络,有效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癌症防治能力。成立深圳市癌症防治联盟,加深南山区、龙岗区、坪山区、龙华区、大鹏新区等区域医防融合项目开展,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适宜性技术1-2项。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癌症防治知晓率、癌症筛查参与率,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坚定不移执行“一院两区”的发展策略。深圳医院在赫捷院士领导下,北京、深圳两个院区全面共享技术、人才、学科建设等顶尖肿瘤专科医疗资源,北京、深圳两地协同发展。以京深“同质化”医疗为抓手,通过北京专家轮转、深圳医护到总院深造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技术流动和学科带动。除了北京派来的一批又一批在中国肿瘤界极具影响力的大专家外,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医院有杰出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等各类人才90多人。

优质医疗专家团队扎根深圳,改变市民求医路径

       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整个国家深化医改、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合理布局的大背景下,接受了将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深圳的任务。当时建这样的一个医院没有可以参考的先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深圳医院不辱使命,正努力向顶尖医疗技术、过硬医疗质量、高效医疗服务、卓越医院管理的目标奋进,打造一所国内知名、国际一流的肿瘤专科医院。

       5年来,医院收治患者逐年增长,深圳市本地医保患者占比54%,市外医保患者占比46%。以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为主,疑难危重病例(CD型病例)比例超过90%。2021年深圳市内医保患者占比52.99%(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深圳市外医保患者占比40.91%(同比增长2.84个百分点),广东省外医保患者占比28.15%(同比增长5.56个百分点)。据统计,2019年医院深圳市医疗参保人转诊到市外医疗机构56例,2020年15例,同比下降73.21%。2021年10例,同比下降33.33%。区域辐射能力显著增强,患者来源遍及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更有海外患者慕名来院就医。近几年,随着国家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不断推进,市民肿瘤防治理念的不断深入,随子女、家庭而来的肿瘤患者不断增多,已经彻底改变了深圳人得了肿瘤大病要跑“北上广”的求医路径。

顶尖医疗资源下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探路者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提出,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其中一点就提到要面向重点疾病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种和主要疾病负担。以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建立服务规范和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癌症防治3年行动计划,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标走在前面。

        医院落地深圳后,为市民带来的第一项民生福利就是推进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深圳项目, 5年来,累计完成全市高危人群评估6万余人次,临床检查2.8万余人次,其中阳性2854人次,确诊恶性肿瘤74人次,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量。这项免费公益项目的推进不仅直接让数万市民获得受益,更重要是让癌症“早诊早治”的理念深入人心。

        医疗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不断引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为深圳带来多项国际、国内一流的肿瘤治疗技术。以赫捷院士胸部肿瘤创新团队开展的华南首例Lungpoint/pro导航赫氏Marker植入定位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世界首例经颈纵隔镜腹腔镜食管癌根治联合“免管免禁”快速康复技术;在王绿化教授、金晶教授的带领下,在深圳地区首次开展的全身电子线治疗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带到深圳,填补了国内、华南及深圳周边地区肿瘤治疗技术方面空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成功,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一则生动案例,是国家级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的成功探索,也为下一步国家癌症中心与河南、辽宁、山西等地的共建提供“深圳经验”。

 

国际先进机型TOMO和射波刀开机

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先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image.png

       放射治疗是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照射肿瘤,以抑制和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癌症的治愈率。医院院长助理、放射治疗科主任金晶介绍,这两台机器都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医院引进的这台射波刀是目前广东省引进的公立医院第一台,它是专门用来做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设备。这台射波刀(Cyberknife)是全球唯一整合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影像实时监控、追踪系统的放射治疗系统,尤其擅长对颅内肿瘤进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运动器官进行追踪治疗,用影像引导系统解决了患者摆位精度和重复性问题;用呼吸追踪系统解决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器官运动问题,持续探测、追踪和校准肿瘤的位置,确保的精确放射治疗的开展。临床治疗的范围覆盖颅内、头颈部、胸腹部等主要肿瘤发生部位。它适用于需要亚毫米定位精度的神经外科放疗患者和传统放疗患者;治疗范围涵盖了从颅内到胸腹部的绝大部分良性和恶性肿瘤。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therapy,简称TOMO),是当代最先进的放疗设备之一,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螺旋断层扫描方式治疗癌症的放射治疗设备,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影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剂量引导放射治疗(DGRT)于一体,该系统以螺旋CT旋转扫描方式,结合高科技计算机断层影像导航调校,通过360度旋转,从而实现40 cm×160 cm范围内的任何剂量分布要求。通过它构建的放疗技术发展新平台,能够全程动态监控癌细胞的变化,并和原来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及时修正剂量与分布,对肿瘤患者进行超高精度的治疗。

image.png

image.png

  这两台设备的使用,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还为医院今后开展更为先进的放疗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深圳市乃至整个华南地区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水平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潮头,面向新的起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始终在践行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立足深圳、覆盖华南、面向港澳台、辐射东南亚,建设成国内知名国际一流的肿瘤专科医院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王凤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