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信息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信息之窗/详情

《健康中国2030》2022风湿免疫病规范化诊疗培训系列城市会—浙江站顺利举办!

时间:2022-11-01 10:37:07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115414

image.png

2022年10月20日,《健康中国2030》2022风湿免疫病规范化诊疗培训系列城市会浙江站在线上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由先声药业支持,华医网执行,立足于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机构风湿免疫病诊疗专科能力规范化建设与发展。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朱小春教授,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薛静教授等来自浙江省内的共16位风湿病学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并对风湿免疫病规范化诊疗献计献策。

image.png

image.png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朱小春教授、薛静教授致词,朱小春教授表示本次会议汇集浙江省内多名风湿免疫领域大咖,各位专家致力于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行风湿病学科建设,推动我国风湿免疫病诊疗水平,赋能更多地方医院,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风湿免疫病规范化诊疗能力,减轻社会医疗负担,让更多的患者获益。本次将围绕风湿病的诊疗进行学术活动,希望通过各位专家的讲解和讨论能更好地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风湿免疫,其道万千,临床诊疗,循证为先!“风湿循证之旅”系列会议-浙江站拉开帷幕!
image.png
金华市中心医院的杜红卫教授解读
类风湿关节炎管理中的“多管齐下”
本次会议分为两部分学术内容:在第一部分学术环节上,来自金华市中心医院杜红卫教授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带来的异质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多药联合,以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带来的启示四个方面讲解了《类风湿关节炎管理中的“多管齐下”》。杜红卫教授表示: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自身免疫疾病,个体差异大,临床治疗难点多,多靶点治疗更能满足临床需求;DMARDs联合是活动性RA达标治疗的优选,而csDMARDs是RA初始及长期治疗的核心药物;达标治疗是目前RA最重要的治疗策略,生物及靶向药物的长期安全性需要持续关注。了解RA细胞和分子特征的异质性有助于开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找生物标志物是RA精准治疗的主要目标。
第一部分讨论环节由大会主席朱小春教授主持,浙江省人民医院李涯松教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丁健教授、湖州市中心医院陈士芳教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程勇军教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鲁盈教授、浙江省舟山医院徐翔峰教授根据丰富的临床实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多靶点治疗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image.png

嘉兴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王宏智教授解读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在第二部分学术环节上,来自嘉兴市第一医院王宏智教授从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与评估、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以及对干燥综合征未来的展望三个角度讲解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新进展》。王宏智教授表示:我国人群的pSS患病率为0.33%~0.77%,超过一半(55.8%)的患者被划分为中度-重度,95.9%患者存在器官受累;pS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眼干、疲劳及口干,临床通过ESSDAI、ESSPRI和复合应答指数STAR进行综合性系统评估,STAR复合应答指数的出现使得全身活动性低但症状负担高的患者得以评估;pSS受到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共同触发,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依据患者症状、分子特征的精确分层和精准治疗是pSS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部分讨论环节由大会主席薛静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韩咏梅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陈勇教授、绍兴市人民医院俞钟明教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周丽教授、浙江省中医院戴巧定教授、温州市中心医院李素蘋教授就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方法及诊疗策略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交流。
会议最后,薛静教授对本次会议做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风湿循证之旅会议,集中讨论了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联合用药和干燥综合征的诊疗策略,并充分沟通交流了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诊疗经验。感谢讲者和各位讨论专家就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目前风湿免疫疾病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仍待各位教授不断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大咖云集,共享学术盛宴;思想碰撞,引领临床诊疗。“风湿循证之旅”系列会-浙江站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李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