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会议预告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会议预告/详情

把患者救下疾病的“钢锯岭”

时间:2017-07-24 16:49:58来源:未知作者:军事记者 刘李杰 阅读: 117163

《血战钢锯岭》中,主角多斯是个非常有趣的人。1941年,珍珠港被日本人偷袭后,多斯应征入伍,参战保卫国家。但即使被分到了步兵连队,他依然拒绝带枪。《圣经》告诉他,杀人是不对的,他要当一名军医。不要杀人,而要救人,这是他的信仰。

电影中,战事惨烈,进攻钢锯岭的美军伤亡惨重,只能撇下伤员,撤下阵地。而那些进攻中受伤的士兵,都认为等来的只会是死亡时,他们却惊喜的看见了多斯,那个连枪都不愿意拿、看起来像个怂蛋的多斯,却顶着炮火,凭借着一己之力,把伤员一个个救了回去。对于这些伤员来说,硝烟中降临的多斯才是上帝。

对于任何一个重症患者,医生是他们全部的希望。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面对的常常是极重度畸形患者,面对治疗难度,他说:“如果不做,每个人都不做,他们就永远没希望了。”面对治疗几率只有百分之十的极度畸形患者,他没有退缩。他只是淡淡而坚定地说:“我想把他们治好!”救死扶伤,是他的信仰。

虽然在战场之外,但医生所面临的考验,有时不亚于炮火。

2月16日,一男子窜入江苏省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将肝脏移植中心孙倍成教授刺伤。孙倍成出现失血性休克,全身多处受伤。幸运的是,经抢救,孙主任已脱离生命危险。消息一出,震惊社会。

孙倍成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此前有媒体报道,孙倍成的电话常年为移植患者开放,任何时候他们有疑问就打电话咨询,他都是耐心解答。移植手术常常是深夜进行,下了手术台常常是次日凌晨,回到家有时刚躺下却被患者的电话惊醒。妻子有时候心疼,他反过来劝她:“对于我来说多数是小事,但对于移植患者就是最大的事,甚至可能导致移植的失败。”

他曾讲述了一次手术后的内心感受:“早上7点走下手术台,我告诉患者家属好消息,母子激动相依而泣的泪水汇成一股暖流,在我心田中回荡,这种自豪感你给我一百万、一千万我都不会交换,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幸福家庭仍能够延续。每次当这个患者来看我,我都非常开心,因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使我感动,同时也奏响了医患间和谐和温馨的乐章。”

可谁曾想,就是这样仁心仁术的医生,也会遇到暴力伤医事件。医生和患者本是一个战壕的战友,病魔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假如没有了医生,谁会在患者绝望时,把他们救下疾病的“钢锯岭”?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信仰,但并非所有的疾病都能得到治愈,一些医患关系问题也并非都因医生而起。面对这些希望的守护者,让我们为医生呐喊,向暴力伤医说不!



微信图片_20170714111644.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