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CCPM第七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成功召开-打造智慧医疗创新发展新格局

时间:2024-08-30 13:11:13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219641

为进一步把握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时代脉搏,努力打造智慧医疗行业创新发展格局,加速推动卫生健康行业的升级和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民健康保障水平,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泰安市中心医院和临沂大学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头颈肿瘤数字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于2024年8月16-19日在山东省泰安市顺利召开。大会以“精准医疗,融合发展”为主题,致力于探讨精准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进展,推动跨学科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大会安排了12场次的专题会议,内容涵盖了精准医疗及其相关的多个关键领域。大会邀请来自国内外的60多位著名专家、业界精英和青年才俊,通过主旨报告、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等形式分享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团队的研究成果;15名青年才俊和40多名青年学者分别通过会议报告和壁报方式,汇报交流了自己或团队的创新成果。会议全面呈现了精准医疗和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前沿研究与成果应用。大会仍以线下和线上形式举行,吸引了近700名现场参会人员以及累计超过180万的线上观众。

第七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开幕式现场和主持人倪庆宾书记

大会开幕式由泰安市政协副主席、泰安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倪庆宾主持,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会长、第七届中国精准医疗大会主席陈万涛,泰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常绪扩,分别代表精准医疗分会、大会组委会和泰安市政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随后,是临沂大学党委书记王焕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领导庄泉松处长以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窦熙照的讲话,致辞嘉宾强调了精准医疗在当前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国家大健康战略中的地位,高度评价了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已将精准医疗大会办成行业内的知名品牌会议;同时,提出了更高要求,期望精准医疗分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社会责任感,以精准医疗分会和精准医疗大会为抓手,立足本领域促进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发展,为国家的医疗健康事业带来更积极更深远的影响,在精准医疗领域发出响亮的中国强音。

陈万涛、常绪扩、王焕良、张忠、庄泉松、窦熙照等嘉宾为大会致辞。

会议设立了院士专家主旨报告及院士专家面对面、专家和业界精英大会特邀报告及专家及业界精英面对面;遗传疾病精准诊治新技术、口腔疾病精准诊疗新技术、创新智能医疗装备技术、靶向药物研发和应用、慢病精准诊断技术、慢病精准治疗、药械成果转化和法规、青年学者创新成果及壁报展示和专家讲评、“一带一路”肿瘤精准治疗高峰论坛、科普访谈、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展览等特色专场。

院士专家主旨报告及院士专家面对面环节,由张翱、滕清良、潘小青和陈万涛共同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教授以“挖潜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赋能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为题做了大会主旨报告,邓教授针对当前各类产品化学合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艺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以及不环保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深入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这些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颠覆性成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庄泉松处长以“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为题,从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的形式、举措、实践和思考等四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和国家支持方向。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张显明书记以“大设施大科学大健康—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题,围绕“大设施、大科学、大健康”这一主题,结合精准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报告和交流,详细介绍了大学在推动精准医疗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角色和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何顺民教授以“女娲重复元件变异图谱助力精准医学”为题,指出当前精准医学的核心挑战在于大量疾病的遗传病因尚未被明确揭示,同时疾病的表型和基因型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深入解析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探索针对性的干预策略。院士专家面对面讨论环节,院士及专家就“数字技术、AI技术和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大家讨论后认为:当今世界,随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新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在教育体系中适时设立,以培养专业人才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和专业设置需要长时间的论证、审批等程序,继续教育学习班、学术会议和新技术培训班等形式的教育需要提前介入,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


在大会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环节,精准医疗领域的著名专家、行业翘楚报告和讨论了精准医疗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前沿技术与实践应用,会议由徐骎、吕志民、何顺民、彭鲁英和魏庆义(Qingyi WEI)教授共同主持。任贺、刘传勇教授分别就“胰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肠道疾病中缩宫素能神经元与巨噬细胞之间对话及作用”进行了报告,并分析了临床治疗中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研究方向;陈万涛、周钢桥、宋昕玥和马端教授,分别就“基于AI分子分型技术发展现状”、“DNA损伤修复和肝癌治疗”、“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装备及诊疗一体化”和“基因意义不明变异的临床解决方案”等主题,就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创新成果进行了分享和交流,提出了独到的精准医疗与人工智能或数字技术融合的策略和方案。“原创成果是转化的基础”是报告专家与业界精英面对面交流的主题,在这一环节,嘉宾分享和交流了复杂疾病的精准诊疗新技术,分析和讨论了当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为精准医疗实践的规范和进步提供了行业专家的意见。


8月18日会场一的报告专家围绕遗传疾病精准诊疗新技术、口腔疾病精准诊疗新技术、创新智能医疗装备技术等专题展开。广州国家实验室李亦学教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应用”的学术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王剑教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郝冰涛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张东升教授、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葛少华教授、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田志新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晨龙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美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周文勇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人民医院董频教授、泰安市中心医院孟丽教授等,分别围绕所从事的肿瘤、罕见病、重大慢病等专业,详细报告了团队基于AI和数字技术发展的精准医疗创新技术和临床应用效果,为其他疾病精准医疗创新技术发展提供了范本。

    

2024“一带一路”肿瘤精准治疗高峰论坛,由肿瘤精准医疗领域国际著名专家毛力(Li MAO)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王洁总院长和段建春教授主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王俊教授、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吕志民(Zhimin LV)教授、浙江大学崔儒涛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危志刚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仲佳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振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付帅教授等,分别围绕所在的肿瘤专业做了前沿报告和深入交流,会议内容涵盖了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细胞疗法等肿瘤治疗的前沿技术和策略;特别是肿瘤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成为会议报告和讨论的焦点及热点,为与会者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面对面讨论环节由毛力教授主持,嘉宾重点讨论了精准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最新进展,强调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分子靶向治疗的优异效果和在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性。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个性化治疗方案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核心手段;还讨论了未来肿瘤治疗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如何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应用新的治疗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多学科合作进一步推动肿瘤治疗的个性化和精准化发展,讨论嘉宾站在国际视角上,给出了肿瘤治疗发展的路径和努力的方向。


8月18日会场二由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围绕靶向药物研发、慢病精准诊断技术、药械转化和法规等多个专题进行了报告和交流。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周虎教授作了“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小细胞肺癌分型干预策略研究”的精彩报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学研究所的柯博文教授、浙江大学药物代谢和药物分析研究所的余露山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琪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汪付兵教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孙锁柱教授、临沂大学刘继国教授、上海长征医院廖德宁教授、解放军301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陶燃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善勇教授等分别做了大会专题报告。报告专家与主持嘉宾张翱教授、张晓玲教授、姜长安教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认为科学发现中确定药物新靶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很谨慎地定义新的药物靶点。临床医生更关注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基础研究中同时需要关注具体靶点,需要实现分子机制与临床反应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服务临床。同时,对相关疾病临床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高度评价,还对各种慢病精准诊疗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包含跨学科合作、校企医多方联合等。


学科发展论坛-临沂大学医学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高层次专家论坛环节,临沂大学医学院刘林书记和陈万涛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名教育界、医学界专家和领导齐聚一堂,共同讨论了临沂大学医学学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论坛首先由临沂大学医学院王振执行院长代表校领导全面介绍了临沂大学医学院的成长历程及所取得的成绩,并剖析了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参加论坛的专家和领导对临沂大学取得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并一致认为,临沂大学医学院接下来的发展应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区域资源和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邓子新院士和窦熙照会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建议临沂大学通过国际合作、学科融合、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附属医院的快速建设,尽快提高医学院教学的软硬件水平,旨在重点提升医学院的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竞争力。


会议还同期举行了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换届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成立了新一届分会领导集体,陈万涛再次当选为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

协会窦熙照会长为精准医疗分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和副会长颁发聘书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精准医疗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会议闭幕式由严明副教授、刘惠主任主持,泰安市中心医院滕清良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做了大会总结,他详细总结了本次大会取得的系列成果和意义,高度评价本次会议又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学术盛会,对我国精准医疗健康发展必将起到促进作用。并对大会筹备和召开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团队和个人表达了最衷心的感谢。闭幕式还对参加大会创新成果展示的15名青年学者和壁报展示的40多名青年学者颁发了感谢状,大会主席陈万涛教授代表编委会对参加创新成果展示的青年学者,赠送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临床免疫学实验技术》教材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生物学》学术著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深入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逐渐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精准医疗成为医疗发展主旋律。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助于推进精准医疗领域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为加速推动精准医疗与智能医学技术的深度融合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