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高难手术又上新 !义乌市中心医院开展首例荧光导航流域解剖性S7段肝切除术

时间:2024-09-24 10:23:35来源:医师报作者:张金蓉 阅读: 113176

       日前,由义乌市中心医院院长、肝胆胰外科专家马涛教授领衔肝胆胰外科团队,将吲哚菁绿(ICG)荧光导航技术应用于腹腔镜S7段解剖性肝切除术中,标志着医院肝胆胰外科在微创、精准肝切除领域实现再一次飞跃。

29岁年轻姑娘体检发现肝脏巨大肿瘤

医生开展高难度腹腔镜切除手术

       在此次的全身体检之前,29岁的笑笑(化名)从未感觉到身体有什么不适,面对“超声提示右肝巨大占位,肿瘤待排”的检查结果,她直言“ 我才这么年轻,感觉天都要塌了 ”。


       经健康管理中心绿色通道,笑笑第一时间住院进行了全面检查。

       “ 患者肝S7段肿物直径超过8厘米,结合肝脏增强磁共振检查结果,肿块病理性质虽不明确,但恶性病变需首先考虑,手术指征明确。”入院后,马涛教授迅速带领肝胆胰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病理科、营养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后认为首选手术治疗,目前无明显手术禁忌。

1727144310755.jpg

▲ 马涛教授在专家门诊(资料图)


       考虑笑笑年纪轻,对术后疤痕美观性也有较高要求,基于当前国内外肝癌切除方式对患者获益最大的思考,尽管肿瘤体积大,且位于暴露较为困难的S7段,马涛教授团队依然决定为笑笑行腹腔镜下荧光导航流域解剖性S7段肝切除术,是一种兼顾医学疗效及美学需求、隐私保护为一体的微创术式。

       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 宣判 ”,尽管笑笑内心很是焦虑,但看到由马涛教授领衔的强大手术团队,内心也有了底气和信心。

高难复杂肝切除手术

ICG荧光染色助力精准切除

1727144352019.jpg

▲ 马涛教授带领肝胆胰外科团队正在手术中

       在现代精准外科理念的倡导下,解剖性肝切除在肝脏外科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其关键在于切肝平面的确定。

       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朱飚介绍,流域解剖性肝切除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一并清除经门静脉播散的肝内微转移灶,减少术后复发,是肝恶性肿瘤的优选术式。而笑笑的肝脏肿瘤位于解剖位置较深的第7段(S7),因其位置深在、解剖复杂、视野暴露困难,对术者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简单来说,S7位于肝脏右后叶上段,受右侧肋弓的阻挡,在行腹腔镜解剖性切除过程中,术者视野受限,手术操作器械到达术区路径长,操作角度、灵活度都会受到极大限制。”

       借助充分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术中解剖,以及目标肝段ICG荧光反染技术( 反染:是指阻断拟切除目标肝段流入血液后,外周静脉注射ICG对拟保留的肝段进行染色 )等现代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和技术手段,马涛教授带领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解剖性肝S7段切除术,包含肿瘤的S7段得到完整切除,创面完美显露S6/S7段间静脉、肝右静脉主干及下腔静脉,手术总耗时2个多小时,术中失血仅约50mL。

       术后第3天,笑笑肝功能恢复至正常,第4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未发生胆漏、肝衰竭等并发症,术后第8天顺利出院。


        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恶性PEComa( 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肿瘤 ),局灶边界浸润性生长。发生于肝脏的PEComa较为罕见,肿块直径较大者因压迫周围脏器可引起上腹部胀痛不适,直径较小者通常无症状。

       笑笑是幸运的,在体检中发现了这枚“ 定时炸弹 ”,并通过微创手术实现了身体和心理的“ 双重治愈 ”,术后只需规律随访复查即可。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