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 破茧 ”新生!罕见腹茧症孕妈平安产双子

时间:2025-04-27 09:15:13来源:医师报作者:柯杰奇 陈红波 周颖 方萍 方咏 阅读: 22850

       当双胎妊娠的孕妈曾女士被推进手术室时,医生看到的不是普通腹腔——与子宫紧邻的肠管被灰白色纤维膜层层包裹,像被蚕丝裹住的蛹,又像套着密不透风的铁网。这就是医学界谈之色变的“ 腹茧症 ”,发生率不足十万分之一。当双胎妊娠和腹茧症的双重风险叠加,如何同时保大人、孩子平安?近日,一场紧张的生命接力在中国科大附一院( 安徽省立医院 )上演,该院妇产科、泌尿外科、介入科、普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专家紧密配合,成功为一位合并罕见腹茧症的双胎妊娠孕妈成功实施高难度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母子平安、顺利出院。


喜忧参半:当双胎妊娠遇上“ 腹茧症 ”

       怀孕37周的曾女士怀揣双倍幸福,却面临双倍风险:双胎妊娠等待分娩的她,由于同时患有罕见的“ 腹茧症 ”,腹腔粘连严重,多家医院担心剖宫产手术风险过高不敢接收。辗转多地,中国科大附一院产科主任医师陈素玉团队接下了这颗“ 烫手山芋 ”。

       腹茧症,又称硬化性包裹性腹膜炎,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病。因为患者腹腔里的小肠、结肠等脏器被一层厚厚的纤维膜包裹,就像蚕茧把蚕裹起来一样,因此得名。这种病在青年女性中多发,手术治疗难度大,术后极易出现肠粘连、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 相较单胎妊娠,双胎妊娠本身就会给产妇带来更大的身体负担,因为胎头交锁、第二胎儿分娩时体位变化,也更容易带来胎儿嵌顿等风险,因此一般不建议阴道分娩,剖宫产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陈素玉介绍,平常不算特殊的剖宫产手术,对曾女士却是难以跨越的“ 天堑 ”。

       曾女士早年感染过结核病,几年前在外院接受卵巢囊肿手术时,医生发现腹腔内小肠等脏器已被灰白色纤维膜“ 裹成一团 ”,器官组织严重粘连,手术被迫中断,并最终确诊为腹茧症。尽管曾女士偶有腹痛腹胀,但对平时生活影响不算太大。2024年下半年,曾女士得知自己怀孕,还是双胞胎,这本是一件大喜事,可腹茧症却给这份喜悦蒙上阴霾。

多学科协作:“ 三阶梯方案 ”筑牢生命线

       面对曾女士的特殊情况,陈素玉随即联合妇产科学术主任吴大保、泌尿外科泌尿系统结石科亚专科主任宣强以及普外科、介入科等学科专家展开多学科讨论——

       双胎妊娠导致子宫占领了大部分腹腔位置,脏器挤压严重,再加上脏器组织严重粘连,手术视野十分有限,术中随时可能出现肠管破裂、膀胱受损、子宫切口撕裂以及大出血的风险。专家一致认为,传统经腹腔剖宫产困难重重、风险极高。

       干了三十多年产科,帮助产妇娩出的孩子超过万名,陈素玉坦言,这是她职业生涯遇到的极为棘手的情况,“ 感觉就像是要去‘雷区’行走。但关系到三条生命,是医生就得救。我相信团队的力量。”

       经过反复讨论、推敲,并与曾女士和家属充分沟通,多学科团队制定了大人孩子都要保的“ 三阶梯治疗方案 ”:

       第一阶梯,绕开“ 雷区 ”娩出胎儿。产科团队充分利用人体解剖结构特点,采用下腹纵切口,从腹直肌外侧的间隙进入,避免直接进入粘连严重的腹腔,在腹膜外就精细分离子宫下段,从而娩出胎儿。

      第二阶梯,“ 双重保险 ”防出血。产科和手术室团队充分准备宫腔填塞压迫止血;同时介入科团队严阵以待,随时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快速阻断“出血通道”。

      第三阶梯,多脏器全程保护。泌尿外科团队术中实时探查膀胱输尿管,及时修复可能的损伤;普外科团队随时处理肠管意外情况,确保万无一失。

精准接力:打响没有硝烟的“ 生命接力战 ”

       3月28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悄然打响。在麻醉科与手术室全力保障下,产科团队与泌尿外科、介入科、普外科密切协作,为曾女士实施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手术室里,人头攒动,近10人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为生命接力。

f0d986ab11183513e531d67600a8bc09.png

       陈素玉团队小心翼翼地分离开膀胱后壁和子宫,随着两声清脆的啼哭,两个男婴先后顺利娩出!医护人员立即宫腔填塞止血,幸运的是,出血迅速得到控制。

       在宣强指导下进行术中探查发现,肠管虽然被纤维膜严密包裹,但通过膀胱灌注确认泌尿系统完好,重要脏器均未受损。

       术后,在产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照料下,曾女士恢复良好,未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很快便带着两个宝宝平安出院。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