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舒适化镇痛之旅交流会
当前位置:首页/ 会议专题/舒适化镇痛之旅交流会/详情

“舒适化镇痛之旅交流会” ——第七期

时间:2025-08-13 20:09:46来源:医师报作者:zhangjing 阅读: 2462

2025 年 8 月 5 日,由《医师报》社主办的 “舒适化镇痛之旅” 线上学术交流会召开。大会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江主任担任主席,聚焦疼痛管理的临床实践与优化,通过病例分享、多学科讨论等形式,深入探讨舒适化镇痛的理念与实践。

5.png

李江主任在致辞中强调,舒适化医疗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减少诊疗不适,而舒适化镇痛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是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本次会议旨在分享临床经验、镇痛策略及多学科协作心得,推动疼痛管理向更精准、舒适的方向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倩主任分享了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镇痛案例。患者 70 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通过多模式镇痛(药物、经皮穴位电刺激、神经阻滞等)及个体化方案,实现术后疼痛评分控制在 3 分以下,且无不良反应。她强调,老年患者疼痛评估需兼顾认知功能,优先采用区域神经阻滞等技术,平衡镇痛效果与安全性。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刘宇琦主任分享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案例。她指出,需重视术中药物风险、术前评估及多模式镇痛的预防性应用,同时加强与手术团队的沟通。

与会专家围绕舒适化镇痛的实践难点与优化方向展开讨论,核心观点包括: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杨思勤主任:镇痛对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至关重要,需加强术前预防镇痛,关注药物使用安全性。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袁蕾主任:舒适化镇痛需覆盖围术期全程,强调多学科协作的制度化建设,通过术前联合评估、快速应急响应及术后复盘,实现从被动止痛到主动舒适化模式的转变。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路耀军主任:舒适化镇痛面临评估难、药物选择复杂、技术应用差异等挑战,需多团队协作,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个体化治疗,减少阿片类药物依赖。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胡建英主任:舒适化医疗拓宽了麻醉医生的工作领域,需加强与临床医生的反馈沟通,优化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的镇痛方案,避免痛觉过敏发展为慢性疼痛。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孙星峰主任:麻醉科在舒适化医疗中起主导作用,应推广多模式镇痛,结合药物、区域麻醉技术及非药物辅助措施,提升患者舒适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孙峰主任、刘璟蓝主任、于津主任、欧阳婧医生:强调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的紧密配合,关注产科、妇科领域的镇痛需求,重视老年患者及复杂手术的镇痛管理,通过多学科协作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李江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为舒适化镇痛的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多模式镇痛的标准化、临床路径规范化及基层普及,平衡疗效与成本,通过多学科协作推动领域发展。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