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甘肃:持续强化心理疏导服务 守护受灾群众心理健康

时间:2025-08-15 13:40:10来源:医师报作者:xb002 阅读: 59997


       山洪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健康委迅速行动,统筹协调专业心理卫生力量,第一时间启动心理疏导工作,通过搭建全方位服务平台、提供全周期精准化干预、追踪问效巩固成效等举措,帮助伤员和受灾群众稳定情绪、减轻心理创伤、重树生活信心,为群众身心康复与重建家园筑牢强大心理基础。

       精心组织,搭建全方位心理服务平台。抽调省市县心理卫生人员31人(心理专家19人、心理咨询师12人),深入12个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榆中县9个,七里河区3个)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工作。通过评估筛查、分类干预、健康宣教,充分利用12356心理热线、“甘心爱聆”心理小程序、心理健康宣传册等公益资源,宣传普及灾后心理调适知识,引导群众科学应对压力。对临时医疗点包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升培训,共培训400多人次。通过面对面开展个体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和团体心理辅导服务,抚慰伤员(一人一方案)及陪员、遇难者家属情绪,帮助他们尽快度过灾后心理应激期。

       分级应对,提供全周期精准化干预服务。一是紧急干预,平复情绪。省市县心理疏导专家组针对安置点600多群众,开展多轮次心理状况评估,每天对睡眠障碍、恐惧焦虑等症状明显的200多人进行重点心理干预。针对受灾群众出现的焦虑、睡眠紊乱、灾害场景闪回等灾后常见急性应激反应,专家组聚焦问题、精准施策,综合运用“一对一”心理危机干预、团体心理疏导技术、减压放松技术、EMDR眼动脱敏技术等专业干预方法,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截至8月13日,累计开展心理疏导等相关服务1339人次。二是深层劝慰,疗愈伤痛。针对受灾群众存在的恐慌、担忧及睡眠问题,专家组以放松训练与情绪安抚为核心开展个体心理干预,有效帮助其平复情绪、改善睡眠。开展临时安置点儿童(19人)团体心理疏导79人次,通过减压心理疏导游戏引导儿童放松心情、缓解不良情绪,均取得良好效果。针对40名存在入睡困难、高血压、癫痫、情绪激动等困扰的群众,专家组实施重点干预,并对其中5名存在显著心理危机者进行持续干预及回访,给予抗焦虑及助眠药物治疗,指导家属加强陪护与心理关注。三是长效帮扶,赋能自立。印发涵盖情绪调节、亲子沟通等实用方法的《心理健康宣传手册》640余册。为65名参与救援的社区工作者和基层医务人员,组织开展5场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增强他们为灾区群众提供常态化心理支持的能力,帮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持续的关怀。

       追踪问效,巩固扩大心理援助服务成效。通过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回访受灾群众,记录关键数据建立动态追踪机制,结合量化指标与质性反馈完善评估体系,形成闭环,确保心理服务从“完成”走向“有效”,切实守护受众心理健康。截至8月13日,共对40名存在严重心理危机风险的群众进行了周期性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干预回访,有97.5%的群众表示情绪明显改善。


责任编辑:杜焕朝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