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疗效确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的饮食习惯改变、工作压力加大、很少参与体育锻炼,“三高”已普遍存在于整个社会。临床上“三高”指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而三者是导致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病因,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现有年轻化趋势。
现代医疗技术已能控制这类疾病的发展,但文献表明,常规治疗药物无法控制炎症因子爆发,另外若出现胰岛素抵抗,则会导致治疗效果更差。
本研究为解决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这一难题,选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因子活性及胰岛素改善情况。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研究入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9例。入选标准:1)符合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2)满足1999年WHO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3)所有患者均经胰岛素治疗发现不敏感,血清空腹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升高;4)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5)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6)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接受两组治疗方案之一。
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比例、体质指数(BMI)、冠心病及糖尿病病程长短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
入选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双抗、逆转心肌重构、调脂等),并对其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合理膳食,适当锻炼等。
对照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根据患者每日空腹血糖适当调整剂量,每日注射1次;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次10丸,每日3次。
治疗疗程均为2个疗程(每个疗程为4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常规复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等。
观察指标
两组在治疗前后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调节因子水平内源性核因子κB(NK-κB)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胰岛素(FINS)。
根据以上结果,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为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指标变化情况。
数据分析
选择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治疗前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两组炎症因子与调节因子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IL-6、TNF-α、hs-CRP及NK-κ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及NK-κB较治疗前都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表1)。
两组胰岛素抵抗改变情况
治疗前,两组FBG、2 h PBG、FINS、ISI及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BG、FINS、ISI及HOMA-I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01)。 治疗组各项指标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表2)。
讨论
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不敏感而引发的血糖升高,同时部分伴有血脂升高、炎症因子增多,并可诱发冠脉疾病。两类疾病混杂导致机体大、小动脉同时受累,眼、肾、心脏等血管进行性病变、功能衰退,最终导致死亡。
炎症因子异常增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内狭窄或形成血栓,同时引起反馈性调节因子增多,导致活性累积性增高,从而诱发恶性循环。持续过度的IL-6会产生破坏细胞因子网络,导致心肌等组织损伤。
胰岛素抵抗指机体分泌的胰岛素作用所在靶器官,如肌肉、脂肪组织、肝脏等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度下降。其是2型糖尿病的特点,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但现代医学认为其或是2型糖尿病始发因素,与炎症细胞因子通过Jun氨基端激酶阻断骨骼肌内的胰岛素信号转导有关。
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已是较成熟的治疗手段,是控制高血糖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对于单纯的早期糖尿病患者效果可观,对于合并冠心病患者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两类疾病互相交叉,打破机体正常免疫防御机制,大量炎症因子诱发产生一系列瀑布反应,使机体功能越来越差。
文献提示,用于冠心病治疗的复方丹参滴丸可有效控制异常增多的炎症因子。为证实该发现,并服务于临床实际,研究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注射胰岛素与单纯使用胰岛素两种方法治疗同时患有这两类疾病的患者。
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达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调节因子活性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预期效果,但地特胰岛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效果更为明显,IL-6、TNF-α、hs-CRP以及NK-κB分别降为(15.69±6.70)ng/L、(34.32±6.74)ng/L、(2.64±1.23)mg/L及(60.51±10.45)pg/ml,活性显著降低,炎症因子从机体被移除,更利于构建血管环境,效果远远优于单纯注射胰岛素。
同时,经联合治疗后,FBG、2 h PBG及FINS分别为(6.76±0.84)mmol/L、(7.41±2.36)mmol/L及(15.41±5.37)mIU/L,血糖降度明显,通过计算得出的ISI增高及HOMA-IR下降,说明对胰岛素抵抗改善显著,合理治疗更利于胰岛素功能恢复。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双抗、逆转心肌重构及调脂等二级预防治疗基础上,选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其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此方法可明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调节因子活性,保护血管内皮免受损伤;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江西省赣州市超声专业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培训班(河西片区)暨龙南市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顺利落幕
2025-04-26 -
new“药有所为”—2025年临床药学领域案例分享及成果转化方向 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5-04-25 -
newCACA指南前沿理念与创新技术落地辽宁营口
2025-04-24 -
new我国13项重要医学进展发布!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18年预警
2025-04-21
-
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6 -
“医呼百应 专家下基层” 中西医结合护航慢病防治
2025-04-19 -
兴国县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1 -
“针”心“针”意除囊肿,锦旗感恩表深情
2025-04-14 -
APASL 2025北京盛会即将启幕,大会主席魏来教授带您看亮点
2025-03-25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