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世界华人医师回家

时间:2017-11-01 09:49:33来源:未知作者:本报记者 杨萍 张雨 实习记者 线媛媛 李彤彤 阅读: 180612

blob.png

9月20日,“2015世界华人医师年会暨全球心血管病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华人医师代表齐聚一堂,从时代与全球视角出发,交流当今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与趋势,分析中国和世界医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世界华人医师之间如何加强团结协作,共创医学进步与发展。正如《世界华人医师北京宣言》所述:仁爱治人、患者至上、合作包容、精诚奉献、守章遵规。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为世界的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2014年9月21日,在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13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医师社团组织发起,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正式成立。世界华人医师之家也就此诞生。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张雁灵

中国需要世界  世界离不开中国

blob.png

华人医师是海外华人之中的精英,他们或以中国传统医学服务患者,或以现代医学手段造福民众,或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或融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为一体,为华人同胞和当地人民的健康提供优质服务,体现了华人医师的聪明与智慧,展示了中国医学的“大医精诚”。

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中国医生与各国同道在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学习进修等方面日益加强。了解世界、跟踪前沿、相互学习、互为促进,已成为我国医师和广大华人医师的共同愿望和行动。中国的医学发需要和世界潮流同步,而全球的医学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马晓伟

平等相待  优势互补  开放包容

blob.png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在未来的发展中:第一要坚持平等相待的原则。各成员单位应坚持友好协商、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理念,兼顾各方利益,凝聚共识,打好各方基础。第二,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各成员单位应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第三,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欢迎更多国家和地区相关组织和华人医师积极地加入到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中,为促进世界医学发展、医师行业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谭天星

做好联系华人医师的纽带

blob.png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成立一年来,作为联系世界华人医师的桥梁和纽带,积极致力于团结和组织全球华人医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华人医学组织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发展,帮助落后国家和地区华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华侨华人医师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世界医学的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衷心希望海外华侨华人医师、各类医学人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积极发挥所长,服务广大侨胞,弘扬中华优秀医学文化,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中外医学交流,为中国医学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会长  钱湘

华人医师交流平台就此诞生

blob.png

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的宗旨是推动中美之间的医学交融,促进中国医学发展,促进中美之间医学教育。我们目前支持的项目包括中美之间远程教育、帮助中国推动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以及医院的质量控制等,同时促进与各大医学院校的学术交流、医院合作、医疗服务等。

有了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这个舞台,世界华人医师医学交流的平台也就此诞生。这个平台必将为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重出重要贡献。


北美医学联合会会长 张恒志

提升名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blob.png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崛起,中国和世界交流越来越多,华人医师在世界舞台逐渐崭露头角,越来越多的华人医师希望回国交流,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但始终缺少一个有组织的华人医师组织的引导。华人医师协会的成立,搭建了一座华人医学界和祖国医学界交流的平台,这是医学发展融合的需要,更实现了华人医师渴望团聚、心系祖国的愿望!

期待越来越多的华人医师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以白求恩精神为榜样,为世界医学发展和促进祖国的医学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曾益新

21世纪应以健康产业为主导

blob.png

在曾益新看来,医疗和健康服务不仅仅是支出,更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曾益新指出,在技术、市场、需求的耦合驱动下,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提高健康水平为核心的新经济在全球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健康经济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朝向,健康产业与生物技术、物联网信息技术等跨界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健康产业的新业态也不断涌现。

“健康产业早已不仅仅只是治病这么简单,它包括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监管管理、国际交流,休闲旅游、养老、康复等等诸多领域。它既是现代服务业,也是高科技产业,同时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曾益新说。

从历史发展来看,19世纪,我们以发展传统工业为目标;20世纪,我们以信息产业为主导;而到了21世纪,曾益新认为应该以健康产业为主导,让人们生活的更有质量,这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过当前发展健康产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曾益新谈到,首先,“玻璃门”现象依然存在,国家虽有鼓励政策,但在具体执行层面政策还不够细化和深入,“玻璃门”亟待打破;其次,多点执业甚至自由职业在我国推行的还不够顺畅,要想发展健康产业,必须以此作为支撑。

“我们既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机会,正是因为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才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开创健康产业辉煌的明天。”曾益新表示。


美国国家癌症学会副主席  Robert Alan Smith

精准医疗将成未来主流

blob.png

Smith提出,精准医疗是目前比较热门的医疗模式,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Smith说:“在未来,希望通过基因筛查进行早期干预避免疾病的发生。近期,有临床研究发现,精准医疗可以大幅降低医疗费用。”Smith认为,精准医疗想要长期发展下去,要从长期和短期两大目标入手。短期目标主要聚焦在肿瘤方面和靶向药物的研发。长期目标是通过收集社会信息、志愿者信息创建一个可涵盖所有疾病和健康知识的网络平台,在保护患者信息的同时,向全世界所有科学家开放。

然而实现这两大目标,尚存诸多阻碍和问题。Smith表示,首先,人们对精准医疗的期望值很大,但能否达到预期,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因为就目前临床研究结果而言,精准医疗并没有发挥出临床所预期的巨大作用,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目前医疗数据档案不完整,很多数据存在不足之处,整合起来存在一定阻碍。美国一项关于基因组的研究发现,一些精准医疗方面需要的数据,目前临床并不能“精准”提供。

“但我还是很看好精准医疗,希望在未来某天,精准医疗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Smith表示。

(下转第3版)




微信图片_20170913132016.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