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帕立骨化醇:多途径改善患者预后

减少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改善骨代谢,降低血管钙化,保护肾脏,改善患者生存率

时间:2015-12-03 14:18:08来源:未知作者:董杰 阅读: 66222

编者按:11月19日,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艾伯维公司召开的卫星会吸引众多医生前来聆听,卫星会重点介绍了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治疗中,新一代选择性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VDRA)胜普乐®(帕立骨化醇)发挥的重要作用。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刘志红主持,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莉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blob.png

维生素D缺乏显著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风险

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案,然而,在透析治疗的患者中,常并发有SHPT,对患者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全身发痒、骨密度降低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

王莉教授介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会显著增加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死亡风险。根据2013年《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诊治指导》,对于CKD 5D血液透析的患者,如果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超过目标值,建议使用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治疗,如果PTH在目标范围内快速增加或降低,应开始或调整活性维生素D治疗,以避免PTH超出目标范围。

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VDRA治疗能显著降低CKD患者死亡风险,VDRA组与未治疗组PTH差值每增加100 pg/ml,相对死亡风险降低17%。

VDRA治疗终末期肾脏病血透患者生存获益显著,一项对5万多例患者的研究发现,与未接受VDRA治疗组相比,VDRA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增加20%。

选择性VDRA优于非选择性VDRA

传统的非选择性VDRA在减少PTH分泌的同时,会增加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从而增加患者因血钙和血磷升高导致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王莉教授指出,非选择性VDRA过量治疗引起的危害不容忽视,包括无动力型骨病、高钙血症、高磷血症、软组织钙化、血管钙化等。

帕立骨化醇是全球第一个选择性VDRA,1998年在美国率先上市,至今已在全球应用16年,并于2014年1月在中国上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甲状旁腺的维生素D受体,减少PTH分泌,改善骨代谢,最小限度影响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除传统作用外,帕立骨化醇还能使全身性维生素D受体激活,降低血管钙化和心血管病发生风险,改善炎症因子,保护肾脏功能,改善患者生存率。

帕立骨化醇独具优势

目前,帕立骨化醇已被列入《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异常诊治指导》推荐药物,作为SHPT治疗的优选解决方案。其用于血透患者的疗效已得到研究证实,可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正因为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帕立骨化醇在WHO药物分类被列为“其他抗甲状腺药物”,以区别于传统的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

帕立骨化醇拥有双重作用机制,同时作用于维生素D受体和钙敏感受体,抑制PTH合成,调节钙、磷和骨骼健康,其生物活性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介导了维生素D反应通路的选择性活化。

一项研究显示,帕立骨化醇较骨化三醇能更好地抑制PTH,帕立骨化醇治疗的血透患者平均PTH水平随时间推移降低更快(图1),骨化三醇治疗组的PTH平均值未达到治疗目标范围(100~300 pg/ml)。帕立骨化醇治疗组(18%)高钙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骨化三醇组(33%,图2)。

blob.png

此外,一项研究对比骨化三醇(20 μg)和大剂量帕立骨化醇(120 μg和160 μg)钙磷乘积,发现大剂量使用帕立骨化醇钙磷乘积亦更低。我国的Ⅲ期临床研究也发现,除有效降低PTH外,帕立骨化醇还有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的优势。

blob.png

【专访刘志红院士】

SHPT治疗重在早防早治早筛查

▲本报记者 董杰

患者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脏功能出现异常(如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维生素D缺乏,引发SHPT,从而引起一系列骨的改变、血管钙化及一些生化指标的改变,因此学术界将上述这组病理生理变化称之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

在CKD-MBD各病理生理变化中,维生素D缺乏是重要环节,国外对此认识早于我国,并有设计良好的RCT研究。在我国,CKD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的比例虽没有确切数字,但其发生率很高,特别是在终末期肾脏病行透析治疗的患者中。若能在此环节及时给予干预,合理应用维生素D,便能避免后续的SHPT骨病及心血管问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远期预后。

因此,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制定了我国CKD-MBD指导,对血磷血钙评估、维生素D应用、PTH控制等提出建议。

新一代活性维生素D有很多优点,为患者提供更多药物选择,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良好途径。

尽管帕立骨化醇进入我国不久,但在国外有非常好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上万例患者研究证实,活性维生素D可打破钙-磷-维生素D- PTH的恶性循环,相对遏制肾性骨病、血管钙化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这类药物的问世,为CKD-MBD的患者带来非常好的干预手段,相信随着这类药物的不断问世,通过肾脏病学会及各专家的努力,提高对这类药物的认识,可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巨大帮助。

帕立骨化醇作用机制独到,尤其是在补充维生素D时,对钙磷的干预更趋于患者生理的需求,在临床应用时易于监控,在临床应用更合理,为医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药物选择。

以前对CKD-MBD认识不够,如今认识到在CKD 3期,有些患者甚至在2期便出现钙、磷、维生素D、PTH的变化,因此在CKD早期就应监测这些生化指标,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如发现磷升高,可应用磷结合剂,控制食物中的磷摄入等。总体而言,要提高对SHPT的认识,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早期筛查,及时控制钙磷代谢,及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是预防SHPT最关键的手段。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