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时间:2023-11-18 15:37:57来源:医师报作者:衣晓峰 张嘉雯

通过吸入氢气、饮用富氢水,均可不同程度地下调体内的炎症因子和凋亡因子,并达到抗氧化、减轻心肌损伤、逆转心脏重构、改善心脏功能的目的。今年11月17日-19日在海口举办的第九届全国氢生物医学大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氢分子生物医学分会2023年年会上,本届大会副主席、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内科学会预防学组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内科主任杨巍教授应邀报告了氢分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展现了氢医学在心血管领域的重要价值和光明前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水涨船高”的态势,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虽然当今各种药物及医疗新技术不断涌现日趋成熟,已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但各种心脏病的终末状态——心力衰竭所致的医疗负担却越来越沉重约有40%的病人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0%的患者社会功能受限,近一半病人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这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找到更多更好遏制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新手段。

专家介绍,元素周期表中第一位的氢分子世界上已知的最轻气体,在宇宙中含量最多、分子量最小,密度只有空气的1/14,具有强大的弥散特征;经测算,每立方米的氢气约为89.9克,仅为一个半鸡蛋的重量。当前,作为传统的工业原料和新兴的燃料能源,氢能技术在交通、工业、储能和建筑等行业的产业链持续扩张,其服务领域甚至已拓展到临床中。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开始将高压氢气试用于癌症的治疗,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进行了报告,引起了全球高度重视。但由于伴有高压易燃等安全隐患,氢气的医用进程仍不尽人意。

进入千禧年之后,有日本学者首次发现微量氢可以选择性地减少细胞毒性氧自由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疗效此后,氢气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潜能受到国内外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基金的支持下,从2009年到现在,杨巍教授及团队围绕氢气在改善心梗、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糖尿病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课题进行了14年的潜心探索和攻关,陆续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这其中,杨巍教授团队在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所致的心肌损伤模型中注入富含氢气的生理盐水,由此显著降低了化疗药多柔比星带来的心脏和肝脏损伤,减低了药物造成的细胞毒性反应,缓解了器官障碍,减少了动物死亡。研究还揭示了这种保护机制是通过调节炎症与凋亡过程而实现的。在对大鼠心力衰竭的实验中,课题组发现,被视为新型抗氧化剂的氢分子,通过抑制p53基因调节的细胞凋亡,可帮助修复细胞基因缺陷缓充血性心衰的进展。

针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杨巍团队每天予以2%氢气吸入3小时,明显抑制了实验动物细胞焦亡、心肌细胞纤维化的表达;而氢气与降糖药二甲双胍联用的结果,对纠正糖尿病心肌结构异常及增强心功能效果更显著。不仅如此,每天给予左旋甲状腺素诱导的甲亢心脏病大鼠2%氢气吸入4小时,可有效调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氧化应激,缓解其甲亢症状,遏制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细胞焦亡和纤维化,对受损心脏有着更好的保护效果。

以上研究成果从多角度、多层面证实氢气对心肌梗死、心肌损伤和糖尿病心肌病等诸多心血管病确有肯定作用,但相关疗效受氢气储存、靶向递送和控制释放的限制,很难“施展拳脚”。就此,杨巍团队在刚刚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中,首次开发了一种携氢全氟溴辛烷分子成像探针(H2-PFOB NEs),这种成像探针既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较高的携氢量,且能凭借低频聚焦超声调控氢气的释放,还可以靶向浸润至缺血心肌中,对心肌缺血情况做出精准的动态监测。动物实验结果显示,H2-PFOB NEs探针有助于缩减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恢复心脏功能,挽救存活心肌。

除此之外,杨巍教授团队还同步开展了居家吸入氢气的对比和观察。在入院期间,常规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口服药物和静点用药,对症施策,积极干预和纠正原发病。出院后让病人继续规律用药,并联合吸入氢气疗法,每日保持吸氢4小时以上。通过定期复查,发现大多数患者左心室内径明显缩小,心脏功能有所恢复,炎症因子指标逐步接近正常值,病情控制良好,重复住院率减低,且无不适主诉。

上述研究成果陆续被《炎症介质》、《生理学前沿》、《生命科学》、《国际医学科学杂志》、《欧洲药理学杂志》、《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先进科学》、《美国生物材料学杂志》等10余家国际专业期刊所发表,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大会上进行专题讲座。同行专家评价认为,杨巍团队在氢分子医学研究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攻克心梗、心衰、动脉粥样硬化、肿瘤诱发的心脏损伤等棘手难题提供了极具转化价值的临床思路,有望在未来临床实践中,以其选择性抗氧化、高通透性、安全、清洁及廉价的优势得以广泛推广,最终让广大病人能尽早获益。

 

杨巍教授简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龙江名医。美国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氢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介入工程分会委员及常委,中国医疗器械联盟心脑血管介入医学学会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心血管装备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心电与心功能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促会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技部863高科技项目“可促进内皮修复的功能性药物洗脱支架”课题负责人及项目专家。

微信图片_20231118153115.jpg


微信图片_20231118153119.jpg


微信图片_20231118153123.jp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