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分会“走基层”--平台搭建,促进基层麻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4-24 15:46:16来源:医师报作者:王新

医师报讯 (通讯员 王新)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麻醉学分会“走基层”系列活动2024年第二站在河南省洛阳举行。4月13日上午学术培训环节,洛阳地区30多家医院共计150多名麻醉专业骨干参与培训,刘进教授、米卫东教授、王国林教授、闵苏教授、杨建军教授、余剑波教授、卢锡华教授围绕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麻醉临床科研的开展等主题,分别做了《临床麻醉内涵及核心知识与技术》、《老年麻醉策略》、《待定伤害感受监测在麻醉及ICU中的应用》、《ERAS在麻醉恢复期的临床应用》、《围术期脑功能监测技术》、《椎管内分娩镇痛期间产时发热及防治策略》、《关注双低-环泊酚在高龄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精彩的专题分享,为洛阳市麻醉骨干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刘进.png

刘进教授

刘进教授在授课中深入介绍了临床麻醉的内涵、核心知识与技术。他指出,麻醉科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消除手术带来的疼痛和异常应激反应,还包括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测与调控、重要组织脏器的保护与支持,注重围麻醉手术期危急重症的快速诊断、救治和积极预防。

刘进教授强调了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在局部麻醉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智能超声引导精准神经阻滞的发展方向。他通过丰富的病例讨论,展示了麻醉科医生在围手术期对危急重症的预防、诊断和处理能力,包括误吸高风险患者的预防、低血压原因的心脏超声诊断、急性重症肺栓塞的快速识别等。

此外,刘进教授还讨论了大失血的诊断与治疗,提倡使用床旁影像和血气分析等工具,提高对危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最后,刘进教授探讨了麻醉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如重症医学和疼痛诊疗。他提出,麻醉科医生应利用麻醉技术和药物治疗,处理其他学科尚不能有效治疗的疾病,进一步扩展麻醉学的应用范围。

总的来说,刘进教授的授课为临床麻醉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强调了麻醉科医生在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及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性。

米卫东.png

米卫东教授

米卫东教授主导的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聚焦于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与并发症防治。该项目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旨在优化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以应对随之带来的挑战。研究团队建立了中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库平台,收集并整合了大量临床数据,形成了回顾性和前瞻性数据库,以及针对特定并发症的专病数据库,为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该项目还制定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评估软件,并在临床中进行了验证。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了多种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了预测模型,这些模型在内部和外部验证集中均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

此外,项目还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探索了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肺部并发症以及疼痛和感染的防治策略。研究成果不仅包括新指标的发现和预测模型的建立,还涵盖了非药物镇痛措施、抗菌肽新型敷料的研制,以及术中脑氧饱和度监测等创新性干预手段。

最终,该项目构建了综合性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防控技术体系,发布了多部专家共识,搭建了全国性的风险评估和防控网络平台,并形成了知识库和病例样本库。这些成果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有效提升了老年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质量。

王国林.png

王国林教授

王国林教授授课过程中中深入探讨了伤害感受监测在麻醉镇痛中的应用,强调了监测麻醉深度和伤害感受的重要性。

首先,王国林教授概述了麻醉深度监测的常用指标,如双频指数(BIS)、熵(Entropy)和Narcotrend指数,并讨论了它们在评估患者麻醉状态中的作用。特别指出,伤害感受监测对于降低术后疼痛率、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王国林教授还介绍了伤害感受监测的现状,包括单一指标和多指标监测方法,如镇痛痛觉指数(ANI)、皮肤电传导、瞳孔测量等,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此外,他提出将伤害感受监测集成到闭环系统中,可以更精准地管理镇痛药物的使用,并预测术后疼痛风险。

王国林教授的团队通过临床研究,展示了新型监测指标qCON和qNOX的应用,这些指标在监测麻醉深度和伤害感受方面显示出比传统指标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qCON和qNOX不仅能更准确地指导麻醉管理,还能有效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最后,王国林教授强调了医工结合在新型疼痛监护仪改良和研发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产品将为临床带来更多精准监测的可能性。王国林教授的这项研究为提高麻醉安全性、优化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闵苏.png

闵苏教授

闵苏教授在授课过程中深入探讨了术后加速康复(ERAS)在术后监护室(PACU)的应用进展。她指出,PACU作为患者从手术到恢复的关键过渡区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如1992年美国PACU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6%,而到了2020中国数据表明PACU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已降至1.6%。

闵教授强调了ERAS策略在PACU中的重要性,包括疼痛管理、肌松残余的拮抗、谵妄的预防与处理、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和管理、以及早期活动和口服摄入的实施。她提到,使用药物如舒更葡糖钠能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肌松残余率,并缩短PACU停留时间。此外,通过多模式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以及采用区域阻滞和电针治疗等方法,都能有效地管理PACU中的疼痛。使用加州大学开发的谵妄预测工具AWOL-S对老年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非药物预防措施能够起到预防术后谵妄的作用。同时,她还提到了术中脑电图和红外瞳孔测量在预测PACU谵妄中的应用。

此外,闵教授还介绍了术后躁动的危险因素、PONV的保护因素及危险因素,介绍了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于预防PONV的重要作用,介绍PACU半斜坡位下气管拔管,可以减少拔管后患者呛咳,减轻切口痛,提高舒适度。

最后,闵教授还介绍了超声、胸部电阻抗成像等PACU新技术。通过国内外文献报道以及111岁老人成功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案例,强调了术前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和个体化运动处方的重要性。

闵苏教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优化PACU患者的护理,加速术后恢复经验宝贵经验和指导。


杨建军.png

杨建军教授

杨建军教授详细介绍了术中脑功能监测技术及其最新进展。多模态脑功能监测(MMM)是一种综合应用多种前沿技术实时监测大脑病理生理变化的方法,包括脑电监测、脑氧监测、脑血流监测等。这些技术最初由重症医学科提出,用于监测重症脑损伤患者,未来在围手术期医学中可能有更广泛的应用。

脑电监测(EEG)是MMM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技术和设备(如BIS、Sedline、NarcoTrend、熵指数、听觉诱发电位AEP等)监测脑电波形变化,以评估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脑氧监测则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和脑/区域血氧饱和度(rSO2)等参数,评估全身和脑组织的氧供需平衡。

此外,脑血流监测技术如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经颅彩色编码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能够提供关于脑血流速度和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这些技术对于预测和诊断围手术期隐匿性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

杨建军教授还介绍了术中脑功能监测的其他方法,如MRI、PET和CT等影像学技术,以及多模态监护的应用前景。通过这些先进的监测手段,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和干预术中脑功能的变化,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最后,杨建军教授强调了多模态脑功能监测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指导。

余剑波.png

余剑波教授


余剑波教授介绍了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产时发热(ERMF)及防治策略。椎管内分娩镇痛是一种广泛使用、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能显著减轻分娩疼痛并改善新生儿结局。然而,椎管内分娩镇痛产时发热的关联已被多项研究所证实,这种发热可能并非感染性,而是与体温调节机制的干扰、炎症反应和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

椎管内分娩镇痛期间产妇体温的升高可能会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增加新生儿酸中毒风险、降低Apgar评分和增加新生儿脑病的风险。因此,对ERMF的有效防治至关重要。余剑波教授介绍了多种ERMF防治策略,包括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及其剂量、优化给药方式、维持适宜的体温监测和及时的体温管理。

此外,余剑波教授还指出了其他影响ERMF的因素,如分娩镇痛的时长、维持方式、产妇体温的生理性变化、感染与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的作用,以及药物如局部麻醉药和阿片类药物的潜在影响。通过综合分析,论文旨在为临床提供关于ERMF管理的科学依据,以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结局。

最后,余剑波教授强调了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理解ERMF的机制,并开发出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确保每位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卢锡华.png

卢锡华教授

卢锡华教授深入探讨了环泊酚在高龄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他首先回顾了麻醉学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从降低患者死亡率到改善围术期预后的理念转变,并指出循环稳定性和理想麻醉深度是影响围术期预后的关键因素。

卢教授提到,尽管麻醉相关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这些并发症与患者远期预后密切相关。他强调了术中低血压与术后脑卒中、急性肾损伤、心肌损伤等并发症之间的联系,并指出低血压持续时间是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在讨论环泊酚的临床价值时,卢教授展示了环泊酚与丙泊酚相比,在维持术中血压稳定和BIS值(脑电双频指数)控制方面的优势。环泊酚能够减少药物相关低血压的发生率,并在麻醉诱导期间提供更稳定的心血管系统表现。此外,环泊酚在给药后能够保持BIS值在理想麻醉区间(40-60)的时间更长,有助于减少深度麻醉和低血压的双低事件,从而趋近于理想的麻醉状态。

卢教授的演讲强调了环泊酚在高龄肿瘤患者围术期麻醉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减少术中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潜在优势。他的研究为临床医生在选择麻醉药物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并为未来的麻醉实践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