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执业环境三年原地踏步
八成医生加班:呼唤保障体面收入
医生的工作时间之长有目共睹,年假已经成为奢望。其中25~35岁年轻医生的加班比例最高。对此,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钟巧青对此深表赞同,她说:“做医生,前十年加班是家常便饭。夜班则更加辛苦,夜里起来三四次是常事,第二天上午还要跟着查房手术,下午科室有会还要参加,还要写病历。”
不过,曾在美国哈弗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她同时表示,年轻医生的加班或许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她说,在美国,年轻医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甚至比我国年轻医生还累。但不同的是,美国医生精神压力较小,收入水平较高;而中国的年轻医生则要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不少人工作后仍需家里接济。她希望,对于从事高强度的年轻医生,国家要给年轻医生体面的收入。
对于医生普遍加班的现象,她期待政府和医院管理者能够进一步放弃多点执业,让医生资源自由流动。有助于缓解这类情况。
三成医师支持医责险:国家应该买单
从2011年与2014年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认为医责险可以有效解决医疗纠纷和不能有效解决医疗纠纷的数据均有上升。对于个中缘由,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束晓梅告诉记者,这可能是由于被调查者所考虑的角度有所不同造成的。
束晓梅认为,医责险可以有效解决医疗纠纷是毋庸置疑的,“我也是这个观点。”因为无论从医生还是患者角度而言,出现问题,有专门的保险进行赔偿,可以说为双方解除了后顾之忧,没有不受欢迎的道理。
至于认为“不能有效解决医疗纠纷”的观点,束晓梅谈道,被调查者可能是站在执行层面考虑问题,进而得出的结论。“因为就目前情况而言,医责险的执行,尤其是到底由谁来买单,确实是个大问题。多方利益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也便使得医责险推进迟缓。”
束晓梅建议,像交强险一样实施医强险是值得考虑的。国家应该为这种保险的买单,因为这事关国民健康安全,国家不应缺位。
仅三成医师自认身体好:应强制保障健康
医师的健康问题近年来逐步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在中国医师协会2014 年调研中,新增了对医师健康问题的调研。在参与调研的医师中,7.26%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好,22.8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好,55.32%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一般,14.56%的医师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差。
究其原因,白皮书认为,医师长期处于“战时状态”的工作环境导致了医师较高的精神压力,这一压力最终影响到了医师的情绪和健康。
针对医师健康问题,湖南省人民医院黄忠诚教授深有感触,他的周围就有2名医师因为工作劳累,患了胃癌。其中一位已经去世。
“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是我们的常态。”黄忠诚说,除此之外,社会环境也给医护人员身心带来压力,使得医护人员长期处于亚健康。“医生不是加点油就能工作的机器,希望各级组织和部门要关心关怀医护人员,采取确实有效措施,合理调配医生工作量,提高医生待遇。”
对此,白皮书建议,全社会和各级主管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并关心医师的身心健康,定期为医师健康查体,及时发现医师身心健康问题;国家出台保障医师健康的有效措施,规范工作制度,保障医师劳逸结合;广大医师要关心自己的健康,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注重劳逸结合,参与文体活动,减少吸烟饮酒,改变和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负面报道居暴力诱因之首:沟通从心开始
媒体在医患关系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2011 年的调研中,医务人员认为医疗场所内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多选)前三位是:社会对医师的偏见(55.66%)、媒体的负面报道(53.75%)、医方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23.49%)。2014 年的调研中,前三位原因顺序发生变化:媒体负面报道占84.31%,社会对医师的偏见达75.51%,60.24%的医师选择了患方对疗效不满意。
不可否认,造成医疗场所发生暴力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的原因中,媒体的负面报道“跃升”为第一位原因。媒体是否应该深思?
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总医院李小鹰教授认为:“柴会群事件”挑起了医生愤怒的神经。“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记者协会批评柴会群后,他不积极承认错误,反而将协会告上法庭,引起医务人员对媒体的不满。”
李小鹰表示,媒体对于医患纠纷的报道,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首先要保证客观专业、实事求是;其次要及时跟进,及时纠正错误,不因吸引眼球而置错误于不顾;第三,对于造谣、诬陷、给医生或医院造成损害的媒体,应该追究其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从规模到价值:医疗健康领域深化改革的关键答卷
医师报聚焦两会期间医疗健康领域关键议题,围绕改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健康科普标准化建设、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等角度,系统呈现改革中的最新探索与实践,为推进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05-12 -
new科研、临床、科普三位一体,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
医师报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相关议题,汇聚多位呼吸、泌尿学科以及基层医院管理者,围绕绩效考核、基层医疗能力建设、科普、癌症早筛、人工智能等方面内容,全方位探索促进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2025-05-12 -
new破局攻坚!打造有温度的全民健康防线
2025-05-08 -
05-082025
破局攻坚!打造有温度的全民健康防线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