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钢琴进医院 和谐音还是乱弹琴?

时间:2017-12-06 10:18:36来源:未知作者:本版责编: 张雨 阅读: 100992

北京朝阳医院表示,院方正在招募“钢琴志愿者”。医院计划在门诊大厅常设一台钢琴,由志愿者为患者演奏曲目。据悉,这台钢琴有望今年十月前“上岗”。虽然医院钢琴已有南京鼓楼医院开了先河,但此消息依然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blob.png


人性化服务的积极信号

▲ 浙江省台州市  江德斌

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舒缓人过于紧张的神经,是有科学依据的。对于部分患者而言,除了药物治疗外,配以适合的音乐,调节患者的心情,也是一种有益有效的尝试。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医改停滞不前,我国医疗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民众就医需求。在此前提下,各地大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过度劳累、疲于奔命,每天都要超负荷工作,而患者同样感受着问诊时间过短、排队时间过长的痛苦。目前急需加大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院环境,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压力,让医生和都患者能够从容、安静地问诊和就医。

而随着政府降低社会办医的门槛,允许医生多点执业,市场竞争将趋于激烈,提供更优质服务、营造温馨环境的医院,必将从中脱颖而出,受到患者的青睐。可见,类似于“钢琴进医院”这种行为,以后还会不断出现。

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医疗环境,开始重视患者的感受,乃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与其冷嘲热讽批责,倒不如心平气和静观其变,毕竟这种变化对社会、对患者来讲,都是好事情。


blob.png

规范就医秩序胜过天籁之音

▲ 解放军181医院  罗志华

首要的疑问是,调节医院里的气氛、缓解就医时的紧张情绪,为何选择音乐,而不是其它更有效更直接的办法,比如完善硬件设施、理顺就医秩序等。患者到医院就医,最焦虑的是挂不上号、看不起病,是处处拥挤,是跑上跑下搞不明白的繁琐程序,是3小时等待和3分钟看病引发的不满,假设就诊的秩序规范些,等待的时间短些,医护人员的声音亲切些,就胜过天籁之音。

其次,即使音乐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情绪,为何选择钢琴,而不是其它乐器和音乐。钢琴是舶来品,民间对其接受度远低于传统乐器,相信很多人宁可听二胡不喜欢听钢琴曲,医院又岂能帮患者作统一选择。假如真要音乐,那还不如选笛子二胡,因为这样的民族乐器,既容易让民众接受,又不占地方。

此外,医学界的确存在音乐疗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适用同一乐器和同一音乐,因人而异是包括音乐疗法在内的所有治疗方法应遵循的规则。例如,心情抑郁的人需要快节奏音乐,但这样的音乐会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音乐处方又岂有一方治百病之理?不排除医院里的钢琴声能让一部分人放松,但也不能排除反而对不少人起反作用。





微信图片_20170913132016.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