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放宽降压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增加,老年人的医疗问题成为社会面临的挑战。有研究显示, ≥ 80 岁人群中,70%~90% 患有高血压。然而,由于循证医学证据缺乏, ≥ 80 岁高龄老年患者的血压管理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血压达标率低于80 岁以下人群。为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制定《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期有效管理高龄老年人群血压。(中国心血管杂2015.20:401)共识建议,高龄老年患者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水平为≥ 160/90 mmHg。对降压治疗目标值也作出明确规定:不合并临床并存疾病的高龄患者( 如慢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心衰、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血压目标值<145~150/90 mmHg。高龄患者血压不宜< 130/60 mmHg。合并心、脑、肾并存疾病的患者,首先将血压降低至< 150/90 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降至< 140/90 mmHg 应平稳降压,避免过快降低血压,3 个月内血压达标。此外,共识还对降压药物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进一步阐述。
★ 首先使用小剂量单药作为初始治疗,避免血压过低;
★ 选择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的降压药物。如尿剂、长效钙拮抗剂、ACEI/ARB;
★ 若单药治疗血压不达标,推荐小剂量联合用药。小剂量单片复方制剂如ACEI/ 利尿剂、ARB/ 利尿剂、ACEI/ 长效钙拮抗剂、ARB/ 长效钙拮抗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等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 高血压合并心肌梗死、慢性心衰或心律失常的患者,若无禁忌证,可加用β 受体阻滞剂;
★ 伴发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亦可以选用α受体阻滞剂;
★ 应警惕多重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通常存在多重用药,应警惕用药过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 清晨高血压患者,应选用平稳、长效的降压药物,并根据血压特点选择用药时间。发生餐后低血压的患者,应避免诱因(如进食过饱、高碳水化合物餐等) ,并考虑调整治疗用药;
★ 季节和室外温度变化对高龄老年人血压的影响较其他年龄人群更为显著,在季节交替、遭遇极端天气或外出旅行时,应该密切监测血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包括立位血压) 并评估耐受性,若出现低灌注症状、体位性低血压或其他不能耐受的情况,则应考虑减少降压治疗强度,尤其是在联合用药时。还应识别其他可能降低血压的因素,包括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2-172025
八家学协会共同发布心脏置入式电子设备合理应用标准,用好心电设备 守护心律健康
-
new《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03-132023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编者按】 自 2023 年春季以来,流行性感冒发病在我国各地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于中医“疫病”“时行感冒”范畴,中医药在减轻、消除流感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显著,为有效防治当前春
-
new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发布
2019-07-26 -
简单路径 打通高血压指南实施最后一公里
2019-02-21 -
全程管理 让艾滋病患者在有效治疗下长期、有质量生存
2018-12-23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
-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2023-03-13 -
《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指南与共识】女性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2-08-02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良性前列腺增生指南权威解读:重视全病程管理,让指南走向基层服务临床!
2022-06-25 -
重磅!9部全国肿瘤放疗质控指南在深发布(附指南下载地址)
2021-12-27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