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孕产妇死亡第三大病因
病情发展快,抢救难度大,诊治尚缺乏金标准和特异性检查
8月10日,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产妇,在行剖腹产手术时,因羊水栓塞死于手术台上。原本只是一个家庭的不幸,却由于大众对羊水栓塞的不了解而演化成一场舆论大战。随着,事件真相的逐渐清晰,家属、媒体逐渐回归冷静,羊水栓塞也随之被冠以“产科死神”的称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张为远教授指出,羊水栓塞自1926年Meyer首次报道至今已历经几十年,其仍是最凶险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一直困扰着产科医生。羊水栓塞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可高达70%~80%,但羊水栓塞发生率极低,约1/3000~1/80000,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羊水栓塞并不罕见,它已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三大病因。
羊水中有形物质进入母亲血液引发羊水栓塞
张为远教授介绍,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骤然死亡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由于其难以预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常使医生们即使百般努力也无力回天。所以之前有报道称,北京协和医院曾挽救过1例羊水栓塞患者,但仅输血就输注一万多毫升,相当于 50 多个献血者所献的全部血量。最后虽救活了产妇,但其子宫被切除,且胎儿也没有被保住。
为什么羊水进入血液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魏丽惠教授介绍,晚期妊娠时,羊水中水分占98%,其他为无机盐、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此外有脂质如脂肪酸、卵磷脂等,还有胆红素、尿素、肌酐、各种激素和酶以及胎儿产生的胎脂块,自胎儿皮肤脱落下的鳞形细胞、毳毛及胎粪等物质。在分娩过程中,伴随强烈宫缩,这类有形物质一旦进入母亲血流,就可引起肺栓塞。而分娩产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各种前列腺素也进入母体血流,由于前列腺素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从而加强了羊水栓塞病情发展。
早期症状易被误认为是宫缩疼痛所致
张为远教授指出,羊水栓塞按症状出现先后可分为前驱期、休克期、出血期、急性肾衰和多脏器衰竭期。
典型表现为在产时或产后突发憋气、紫绀、呼吸困难,随即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严重低氧血症,血液由高凝到低凝,患者出现全身性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但由于病情发展迅速,且临床表现多样及非特异性,因而很难早期诊断。
魏丽惠教授也指出,少数患者虽有烦躁不安、寒颤、气急、紫绀甚至呕吐等前驱症状。然而,这些症状常在有较强宫缩时出现,易被误认为宫缩时心情紧张,疼痛发作所致。
排除性诊断价值更高
魏丽惠教授指出,羊水栓塞起病急,病势凶险,多于发病后短时间死亡。仅40%的患者能生存至大出血阶段。但也有10%的患者在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后1 h内,直接进入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大量阴道出血或伤口渗血阶段,成为迟发性羊水栓塞,对这类患者若观察仔细,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则多抢救成功。
针对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张为远教授指出,目前羊水栓塞诊断尚缺乏金标准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典型症状比病理结果更具有诊断价值。但由于疾病发展过程多变,特别是易与其他产科合并症混淆,因而常用的鉴别诊断难于实现,而排除性诊断价值更高。
尽早应用肝素,大量出血若无法控制需及时切除子宫
张为远教授指出,羊水栓塞一经诊断,在高凝期尽早使用肝素治疗已经达成共识。肝素有抗凝血、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展、保证重要脏器微循环通畅的作用。同时还应纠正缺氧、解除肺动脉高压、抗过敏、抗休克、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防止各脏器功能衰竭、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若短期内无法控制的大量出血,即使在休克状态,也应及时行子宫切除,阻断羊水内容物继续进入母体循环系统。对于医务人员,严格剖宫产指征、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人为干预,可减少羊水栓塞发生。
由于羊水栓塞病情发展快,抢救难度大。对此,魏丽惠教授指出,医生除了应熟悉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还应以冷静的态度、周密的考虑以及迅速有效的措施,避免诱发因素,及时组织抢救和治疗。
【新闻速递】
新生儿未注射维生素K颅内出血风险升高15倍
维生素K缺乏会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并导致长期脑损伤和死亡,因而大部分医院在婴儿出生后都会注射维生素K。加拿大Sahni V等研究表明,未注射维生素K的新生儿在第15个月时的相关风险将升高14.6倍,然而近年来维生素K注射拒绝率却显著增加。(Pediatrics. 2014 年8月18日在线版)
该研究通过健康管理数据,对加拿大阿尔伯塔省2006-2012年出生的28 2378名婴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99.7%的新生儿注射了维生素K,0.3%的新生儿没有接受。虽然总体拒绝率很低,但研究者发现拒绝率却在逐年增加,其几率从2006年的0.21%增至2012年的0.39%(P<0.001)。并且助产士帮助分娩后拒绝注射维生素K的比例是医生帮助分娩后的8倍。在家分娩拒绝注射维生素K的比例是住院分娩的5倍。在分娩中心分娩拒绝注射维生素K是住院分娩的3倍以上。
研究者指出,这是第一个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来描述新生儿维生素注射拒绝率。该研究可以帮助父母为增加新生儿接种率而制定策略,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助产士护理领域还缺乏相应标准,不能因为父母选择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同时该研究也提醒医生需要向准备选择在家或分娩中心以及助产士分娩的父母提前强调注射维生素K的好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从规模到价值:医疗健康领域深化改革的关键答卷
医师报聚焦两会期间医疗健康领域关键议题,围绕改善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健康科普标准化建设、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等角度,系统呈现改革中的最新探索与实践,为推进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05-12 -
new科研、临床、科普三位一体,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
医师报聚焦医疗健康领域相关议题,汇聚多位呼吸、泌尿学科以及基层医院管理者,围绕绩效考核、基层医疗能力建设、科普、癌症早筛、人工智能等方面内容,全方位探索促进医疗水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2025-05-12 -
new破局攻坚!打造有温度的全民健康防线
2025-05-08 -
05-082025
破局攻坚!打造有温度的全民健康防线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