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公布新版肺癌筛查指南
低剂量螺旋CT筛查应权衡利弊 更具选择性
对于合并疾病可能降低患者耐受影像学评估能力、早期肺癌治疗或接下来可能降低预期寿命的个体,不应行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
Mazzone 表示,该指南与之前指南不同,在风险和获益上的讨论更多。提出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的应用,包括需要检查的对象,如何确定适合做检查的患者,如何做到与患者共同做出决定,如何操作低剂量螺旋 CT,以及如何处理异常发现。
ACCP前任主席、指南制定专家组成员 Gerard Silvestri 表示,癌症筛查对于减少癌症相关死亡的获益应与其潜在危害相权衡。目前证据提示,即便肿瘤高风险人群内,仍只有一小部分经过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后获益,而每个经筛查的人都存在潜在危害,包括射线暴露、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带来的生理和社会心理上的伤害。筛查应更加有选择性,对于高风险人群应有更明确的目标。证据并不支持将肺癌筛查广泛用于推荐患者之外的群体。
相关链接
确诊高危肺结节不能仅依靠 PET/CT
美国研究者 Maiga 等报告,在肺癌发病概率高的人群中,PET/CT 检查正常不能作为没有癌的可靠指标,PET/CT检查的假阳性率较高。(JAMA Surg. 11 月 8 日在线版)
在评估肺结节是否为癌时,临床医生比较依赖18 F-FDG-PET。为了明确18 F-FDG-PET/CT 在不同人群中诊断肺部恶性肿瘤的情况,该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自 6 个学术性医疗中心和 1 个退伍军人事务部入组肺癌或疑似肺癌的 1188 名受试者,均接受过18 F-FDG-PET/CT 检查。
结果显示,大多数男性吸烟者年龄超过 60 岁。总的癌症患病率为81%。肺结节的中位大小为 22 mm。PET/CT 检查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0.1%和 39.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6.4%和 48.7%。
该研究提示,对肺癌高危人群,不能依赖 PET/CT 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有癌,还是应该给予侵入性活检,如CT 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导航支气管镜、支气管内超声检查等。
支气管镜确诊肺部病变结果仅供参考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 Tanner 报告,支气管镜的诊断获益比之前所知的显著降低,且该结论不受是否做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的影响。源自ACCP官网)
Tanner 介绍,既往一项Meta 分析显示肺部结节患者获益率为 70%。然而,最近ACCP质量改进登记、评估和教育(AQuIRE)数据分析提示支气管镜获益更低(38%~57%)。
一旦肺病变患者行支气管镜后无法确诊,将导致包括手术在内的更多的侵入性检查的介入,这让研究者们试图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和设备。Tanner 等发现,联合R-EBUS 的超薄支气管镜比标准支气管镜更好,但获益率并没有高至 70%。这提示既往 Meta 分析结果不可信。
Khan 介绍,病变越靠近气道开放区,操作者越容易移动支气管镜,随着气道分支越来越多,操作难度越来越大;对于胸腔的某些区域而言,这种操作将十分局限。
应用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肺癌已成为临床标准,证据大部分源于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的结果。指南专家组主席 Peter Mazzone 在 2017 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CHEST)年会上发布了低剂量螺旋 CT 在肺癌筛查中的最新依据并提出最新推荐。(源自ACCP官网)
主要推荐
对于55~77岁,吸烟量≥30包/年,仍在吸烟或戒烟少于15年者,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
对于不符合以上吸烟史和年龄标准、但基于临床风险预估计算可能已有或癌症发展风险高的无症状吸烟者和已戒烟者,不应常规行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
对于吸烟量< 30 包/年、<55>77 岁但 已戒烟15 年以上者,且根据临床风险预估并非癌症发生发展高风险的个体,不应行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
对于合并疾病可能降低患者耐受影像学评估能力、早期肺癌治疗或接下来可能降低预期寿命的个体,不应行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
Mazzone 表示,该指南与之前指南不同,在风险和获益上的讨论更多。提出低剂量螺旋 CT 筛查的应用,包括需要检查的对象,如何确定适合做检查的患者,如何做到与患者共同做出决定,如何操作低剂量螺旋 CT,以及如何处理异常发现。
ACCP前任主席、指南制定专家组成员 Gerard Silvestri 表示,癌症筛查对于减少癌症相关死亡的获益应与其潜在危害相权衡。目前证据提示,即便肿瘤高风险人群内,仍只有一小部分经过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后获益,而每个经筛查的人都存在潜在危害,包括射线暴露、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带来的生理和社会心理上的伤害。筛查应更加有选择性,对于高风险人群应有更明确的目标。证据并不支持将肺癌筛查广泛用于推荐患者之外的群体。
相关链接
确诊高危肺结节不能仅依靠 PET/CT
美国研究者 Maiga 等报告,在肺癌发病概率高的人群中,PET/CT 检查正常不能作为没有癌的可靠指标,PET/CT检查的假阳性率较高。(JAMA Surg. 11 月 8 日在线版)
在评估肺结节是否为癌时,临床医生比较依赖18 F-FDG-PET。为了明确18 F-FDG-PET/CT 在不同人群中诊断肺部恶性肿瘤的情况,该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自 6 个学术性医疗中心和 1 个退伍军人事务部入组肺癌或疑似肺癌的 1188 名受试者,均接受过18 F-FDG-PET/CT 检查。
结果显示,大多数男性吸烟者年龄超过 60 岁。总的癌症患病率为81%。肺结节的中位大小为 22 mm。PET/CT 检查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0.1%和 39.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6.4%和 48.7%。
该研究提示,对肺癌高危人群,不能依赖 PET/CT 检查结果判断是否有癌,还是应该给予侵入性活检,如CT 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导航支气管镜、支气管内超声检查等。
支气管镜确诊肺部病变结果仅供参考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 Tanner 报告,支气管镜的诊断获益比之前所知的显著降低,且该结论不受是否做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的影响。源自ACCP官网)
Tanner 介绍,既往一项Meta 分析显示肺部结节患者获益率为 70%。然而,最近ACCP质量改进登记、评估和教育(AQuIRE)数据分析提示支气管镜获益更低(38%~57%)。
一旦肺病变患者行支气管镜后无法确诊,将导致包括手术在内的更多的侵入性检查的介入,这让研究者们试图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和设备。Tanner 等发现,联合R-EBUS 的超薄支气管镜比标准支气管镜更好,但获益率并没有高至 70%。这提示既往 Meta 分析结果不可信。
Khan 介绍,病变越靠近气道开放区,操作者越容易移动支气管镜,随着气道分支越来越多,操作难度越来越大;对于胸腔的某些区域而言,这种操作将十分局限。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2-172025
八家学协会共同发布心脏置入式电子设备合理应用标准,用好心电设备 守护心律健康
-
new《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03-132023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编者按】 自 2023 年春季以来,流行性感冒发病在我国各地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于中医“疫病”“时行感冒”范畴,中医药在减轻、消除流感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显著,为有效防治当前春
-
new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发布
2019-07-26 -
简单路径 打通高血压指南实施最后一公里
2019-02-21 -
全程管理 让艾滋病患者在有效治疗下长期、有质量生存
2018-12-23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
-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2023-03-13 -
《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指南与共识】女性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2-08-02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良性前列腺增生指南权威解读:重视全病程管理,让指南走向基层服务临床!
2022-06-25 -
重磅!9部全国肿瘤放疗质控指南在深发布(附指南下载地址)
2021-12-27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