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深度报道/详情

美更新2014年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指南

我国尚缺乏该领域的原则性指导

时间:2018-01-23 09:50:12来源:未知作者:本报记者 王坤 阅读: 241956

blob.png


近日,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根据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发布了一项关于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使用细节的新指南。新指南专家组针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推荐一系列术后辅助治疗的意见,包括阴道残端腔内放疗、体外照射、体外照射结合腔内治疗以及放疗联合化疗等(Pract Radiat Oncol. 4月2日在线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孔为民教授介绍,1988年手术分期实施以后,完整的手术分期及针对手术病理发现的高危因素进行辅助治疗已成为子宫内膜癌新的治疗原则。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后治疗,一般选择放疗或放疗联合化疗。也有研究试图以化疗取代放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结果未经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所证实。

对于术后哪些患者应行辅助治疗,如何选择辅助治疗方法,临床尚存在不少争议。

ASTRO子宫内膜指南联合主席Ann Klopp和Akila N. Viswanathan教授表示,过去5年发表的几项关于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重要试验结果,试图梳理放射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清晰的规范,然而几项研究的开展方向并不统一,导致最终无法整合为一致的治疗推荐。

此次ASTRO专家小组由17名妇科领域专家组成,整理、分析了来自MEDLINE、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发表于1980-2011年330项研究的大量数据。研究对象为所有种族、18岁以上、组织学分级Ⅰ~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其术后未采取辅助治疗,或给予盆腔和(或)阴道近距离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全身化疗。新指南中的推荐将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充分的信息,确保患者获得最好的治疗。


专家小组提出五项关于辅助性治疗的关键问题及处理建议

blob.png



blob.png

孔教授强调,ASTRO 列出了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一般性原则,这些推荐对我国广大妇科医生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我国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不少,但仍缺乏具体原则性的指导。一些医院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常规选择化疗,但须明确,单独化疗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有高危因素患者的治疗还缺少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结果支持,特别是有淋巴结转移、宫外转移等情况存在时。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仅行术后单独化疗显然不够。

此外,2014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对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具体选择也列出了详尽说明。如对于ⅠA期术后处理,“无高危因素者,组织学分级G1者术后观察即可;G2、G3者术后可观察或予腔内放疗……”。因此,广大医生在制定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时也应参考“2014年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


blob.png




微信图片_20170913132016.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