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律师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 维权/律师视点/详情

面对“伤医”三项工作先行

时间:2016-04-18 00:49:23来源:未知作者:刘荣广 阅读: 146435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已经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也在努力通过各种形式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但对于如何避免医护人员因患方的非理性(暴力)伤害,伤害后权益如何保障,并没有明确的应急预案和措施。对此,本人建议如下:

积极倡导正当防卫  医护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及不法侵害时,可以进行正当防卫维护自身安全,而不是被动挨打。但正当防卫不是无条件、无期限的,而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适用。因此,在倡导的同时须加强对医护人员在培训,让其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针对什么人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及正当防卫的限度等,以防因防卫过当或假想防卫而承担过失违法的风险。

加强保卫队伍及器材设备设施 为防范医患冲突发生危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须加强保卫队伍建设、配备防卫器材、完善相关的设备设施。如,可以给每个科室配备一定数量的防卫器材。由于医患冲突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如果报警等待警察或保卫人员的到来恐怕伤害早也结束。再如,医疗机构医务科(医协办)应当设立专门处理医患纠纷的场所,且应配备监控设备,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对整个处理过程进行录像。如果在协商处理过程中发生冲突可以全程记录,以便在确认责任问题上提供帮助。

设立医疗救助基金   推进工伤认定 建议由卫生行主管部门牵头,由医师学协会和护理学会等社会组织联合设立医疗求助基金,专门用于因医患纠纷受到伤害的医护人员的救治,保障医护人员受伤害后的救治资金,消除受伤医护人员及亲属的后顾之忧。

设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在于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医疗机构是高风险执业场所,医务人员受伤害行为往往发生在工作时间以外的时间,如果按照现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往往不能认定为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建议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险部门通过部门规章或其它方式扩大医疗行业的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范围。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抗击新冠 医院接受社会捐赠七大要点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各医疗机构都积极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来,取得了一定效果和成绩。但在防控过程中,一些医疗机构也遇到了关于捐赠的相关问题,北京华卫律师事务所刘凯律师整理了有关问题并进行了统一解答,供医疗机构参考。

    2020-03-05
  • new中医开西药符合规定

    现有法律并未明文禁止中医开具西药

    2018-01-18
  • 04-042019

    认知障碍老人的权利

    84岁的程女士,因“记忆力下降5年,睡眠差、情绪不稳2月”入院。既往4年膝骨关节病病史,需要借助拐杖或助步器。住院治疗明确诊断:阿尔兹海默病(轻度),经治疗睡眠改善。但最近程某情绪低落、心情比较差,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事件:老伴过世,程某只有一个儿子,程女士觉得每次儿子仅是形式上探望、探望时间短、没有感情交流;程某想出院,但房子被出租了,儿子认为

  • 04-042019

    患者权利和义务不容忽视

    律师观点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患者及家属闹医或霸院的案例一直难以得到控制,一方面反映医疗工作和服务质量不足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我国目前对患者权利和义务的立法与宣传不足;更反映行政执法缺乏依据,难以执法,以及该违法行为未成为社会一致遣责的对象,几乎为零成本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有的文件之中对于医师和医院的规范要求众多,以致社会各界包括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