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的“敏于好学”
1月9日,北京晚8:05,美国奥兰多早7:05,一条光缆,将地球两端的两个时间凝结在一起;一个转播屏幕,将上千名房颤领域专家的目光汇集在一处。这场“演出”的主角,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带领的房颤团队,上演的“大片”,是马长生教授独创的房颤治疗“2C3L”导管消融策略。
创新与进取,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马长生教授其团队真实的写照。马教授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尤其是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方面。
“2C3L术式”便是最好的例证。“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手术过程复杂,消融成功率相对不高,目前,国际上不同中心采用的消融策略也有较大区别。”面对这个难题,马教授团队经过多年艰苦地探索,摸索出一套相对固定、相对简化,且高效安全的持续房颤消融策略,即“2C3L术式”。
这种术式并非使术中房颤即刻终止,而是实现肺静脉电隔离和所有消融径线完全传导阻滞。谈到这种术式的优势,马教授说:“与国际上一些现有的术式相比,2C3L术式可以避免过度消融带来的一些危害,可以保证手术长期成功率,此外,这种术式很容易推广。”
然而,单纯的个人经验并不足以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更难以产生国际影响。基于此,马教授便下定决心,开展持续房颤导管消融的随机对照研究。研究通过与国外同行的逐步消融术式对比,探索更加优化的房颤消融策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谈到开展临床研究最大的瓶颈,马教授认为是科学的研究设计。“敏于好学”,在进行持续房颤导管消融研究时,马教授与国外顶尖方法学和统计学团队反复探讨和修改,最终制订了一套严谨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案。
“术后稳定、持续、可靠的随访是研究进行的关键。”马教授说。自2005年便开始对所有房颤手术患者进行定期、规范的随访,探索了一套有效的随访流程,组建了专门的房颤随访中心和随访队伍。
“数据质量是临床研究的灵魂。”马教授认为,科学研究是非常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保证研究数据的可靠性,这项研究从数据的收集、录入到数据的核查,都有专业人员来管理。
“有了这些优势,研究实施就顺利了。结果发现,我们的术式与逐步消融术式相比具有相似的成功率,且消融效率更高,并发症更少,结果也在意料之中。”令马教授欣慰的是,这项结果得到了国际的广泛专注和认可,马教授也多次受邀在美国心律学会年会、美国心脏病学学院年会等作专题报告。并在2010年香港心律学会议和2015年波士顿国际房颤年会上进行手术直播。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15年是个全新的开始,马教授继续前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争分夺秒 精心救治——生命的第二次启航
2024-08-15 -
07-252019
电子烟使用抬头 立法监管呼之欲出
健康中国控烟行动指标确定,戒烟“医者先行”倡导活动启动
-
new2019·我与好书有个约会|《深呼吸:菠萝解密肺癌》
当前,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正确的医学知识引导生活、用有趣和有效的方式传播健康科学显得尤为重要。癌症的教育是国民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学习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菠萝博士的科普文章写的通俗易懂、有趣有料,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相信这本写肺癌的科普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2019-02-21 -
new18副俏皮科室春联度佳节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民间春节习俗之一。
2019-02-14
-
解剖学的“盗尸”史
2017-06-19 -
广东援疆医师为喀什“造血”
2017-06-09 -
20张照片还原真实的手术室!
2017-06-02 -
“一针倒闷驴”?| 带你八一八麻醉史上下一千年
2017-05-04
-
信 望 爱 医院文化的最好诠释
2016-08-25 -
解剖学的“盗尸”史
2017-06-19 -
“医”字感悟
2018-07-26 -
18副俏皮科室春联度佳节
2019-02-14 -
20张照片还原真实的手术室!
2017-06-02 -
春节 愿你封刀休养!
2019-02-14 -
2019·我与好书有个约会|《深呼吸:菠萝解密肺癌》
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