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海钩沉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海钩沉/详情

温情医路丨 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时间:2025-07-04 17:44:13来源:医师报作者:刘 蕾 阅读: 890

有一种情谊,不因时间而褪色,不因距离而疏远。7月2日,70岁的龚主任专程从珠海回到他曾进修学习的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赣医大一附院)超声医学科。在这里,他与当年的老师再度相拥,用一场跨越二十余年的重逢,诠释了“医路传承”四字的千钧分量。

微信图片_20250704174051.png

跨界进修的破壁之举

时光回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刚过不惑之年的龚医生,虽已在广东省一家医院从事消化内科工作,但他深知,要想更精准地诊断疾病,超声医学影像技术是不可或缺的“眼睛”。于是,他主动申请来到赣医大一附院超声医学科进修,师从叶军、凌月蓉、游宇光、陈卫华等老师学习腹部超声诊断。

“那时候,消化内科医生能看懂会超声的临床医师很少,但我总觉得,如果自己能掌握超声影像技术,就能更直接地看到病变,而不是仅凭触诊和化验结果推断。”进修期间,他从基础的超声理论、探头握持、切面扫查学起,结合疾病在声像图上的具体表现,读懂了“影像与临床对话”的真谛。

龚医生回忆道:“超声影像技术能给我的临床诊断带来不一样的视角,老师们不仅没觉得我跨界多余,反而特别支持我、指导我和帮助我。”

叶军老师一句“超声医生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黑白灰阶里寻找真相”,更是点燃了他跨专业和跨学科诊疗的初心。

时光胶囊里的医者初心

进修结束后,龚医生带着在这里汲取的知识与经验,先后在广东中山市、深圳市、珠海市的医疗机构工作。作为消化内科医生,他将超声影像诊断技术融入到日常诊疗中,为不少患者带来了更精准的诊断。

他说:“我能把复杂的消化内科病例,结合超声技术做出更全面的判断,全靠当年老师们教我的‘稳准细’三字诀——操作要稳,判断要准,观察要细。”

那些在赣医大一附院超声医学科度过的日夜,不仅增进了超声技术的提升,更让他记住了医者传承中最珍贵的精神食粮:对患者的高度负责,对医术的不断执着,对同道的热忱合作。

医学传承最美的样子

这场跨越二十多年的重逢,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回访和座谈,更是一场同道之间深情友谊的交流与传承,这份挚友的深情,如同陈年的佳酿,在时光的沉淀中愈发醇厚。

医学传承最美的样子,莫过于当年进修交流时埋下的种子,早已长成庇佑患者早日健康的绿荫,而栽树的人,依然并肩的站在春风里。

撰稿:刘 蕾

摄影:刘 蕾、曾 君

编辑:孙海丽

审核:任 苓

终审:陈卫华、叶 军

责任编辑:许奉彦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