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临床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临床指南/详情

英研究呼吁含钠量上药品说明书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维生素、阿司匹林等药物泡腾片和可溶性制剂含钠高

时间:2013-12-05 16:38:00来源:未知作者:朱柳媛 阅读: 95574

一项来自英国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应用含钠的药物制剂可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因此,临床医生应谨慎使用含钠的药物泡腾片、分散片和可溶性制剂。研究者指出,应用含钠药物者高血压风险尤其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其他患者在应用此类药物时也应监测血压。(BMJ. 2013, 347: f6954)

然而,与食品说明书不同的是,制药公司很少在药物说明书上注明药物的含钠量。因此,研究者呼吁药品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上标明含钠量。

大量研究表明,钠摄入量较高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然而,目前提倡的“限盐”行动基本上只关注食盐和加工食品中的含钠量。实际上,应用含钠的药物也是机体摄钠的重要来源。研究者指出,英国成年人钠摄入量的推荐值为2.4 g/d(104 mmol/d),而500 mg扑息热痛(对乙酰氨基酚)可溶性片剂或泡腾片的含钠量分别为18.6 mmol、16.9 mmol;扑息热痛片每日最大用量为8片,若应用最大剂量的含钠扑息热痛片,每日钠摄入量就已经超过标准钠摄入量(表1)。在该研究中,受试者从含钠药物中的钠摄入量中位数已达106.8 mmol/d。

blob.png

在该研究中,除了扑热息痛泡腾片和可溶性片剂,研究者检测的含钠药物制剂还有扑热息痛泡腾片、甲氧氯普胺阿司匹林泡腾片、布洛芬水溶性片剂、维生素C泡腾片、阿司匹林泡腾片、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泡腾片和硫酸锌无糖泡腾片等。

该研究共纳入1 292 337例受试者,受试者至少应用2次某一药物的含钠制剂或标准制剂,平均随访时间为7.23年。研究的主要复合终点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血管性死亡。随访期间,共61 071例受试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分析显示,应用含钠药物制剂可促使主要终点发生风险增加16%(OR=1.16),高血压、非致死性卒中和全因死亡风险依次增加6.18倍、0.22倍和0.28倍,但心衰(OR=0.98)、非致死性心肌梗死(OR=0.94)和血管性死亡风险(OR=0.70)并未显著增加。研究还显示,药物中钠累计摄入量与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为剂量反应关系。研究者指出,从受试者应用含钠 药物到首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中位时间为3.92年。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