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颅高压:高渗盐水或优于甘露醇
颅高压是临床常见现象,是指在不受外界刺激情况下,颅内压>20 mm Hg,持续5 min以上。颅脑创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等均可导致颅高压,且颅压升高程度与病死率呈正相关。Monro-Kellie假说是颅高压产生的生理学基础,即颅脑由脑组织、脑血液及脑脊液组成,当三者中任一部分体积增加而其他两者体积不变时,颅压就会升高。常用的监测颅压方法主要包括脑室监测、硬膜下监测、脑实质监测及脑脊液监测等。由于脑灌注压为平均动脉压与颅压的差值,因此颅高压可导致脑灌注压下降、颅内血流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还可引发脑水肿、脑组织移位、脑疝、库欣反应、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道出血及神经原性肺水肿等。因此,探索降低颅压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主要策略
首选渗透疗法
常用降颅压方法包括渗透疗法、亚低温、脑脊液引流、外科减压、镇静、激素及过度通气等。其中渗透疗法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主要根据膜两侧渗透压梯度,即水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这一作用主要适用于具有完整血脑屏障的脑组织。研究显示,高渗液体使正常脑组织质量和容积下降,而损伤脑组织却未发现这一变化。
渗透疗法用于治疗颅高压由来已久。早在1919年,Weed和McKibben发现,静脉注射高渗液体可以明显缩小猫的脑组织容积。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首次发现人类高渗液体尿素可以降低颅内压。1961年和1990年,学者先后发现甘露醇和高渗盐可用于降低颅压。
高渗性液体主要包括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山梨醇、羟乙基淀粉及白蛋白等。临床实践最常见甘露醇和高渗盐水用于降低颅压,但两者临床应用稍有差异(表1)。
临床趋势 高渗盐水渐获青睐
近年,甘露醇与高渗盐水的临床应用情况发生明显变化。1996年,Matta等对英国及爱尔兰的44位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调查,询问对于颅高压患者主要选择哪种高渗液体。结果显示,100%医生选择甘露醇。因此,在2007年以前,国际上大部分相关指南都是推荐对于颅高压患者使用甘露醇。然而,随着对高渗盐水的逐步认识,其使用率正悄然上升。2011年,Angela等对295名脑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统计表明:对于颅高压患者,使用甘露醇比例为45.1%,高渗盐水使用率上升为54.9%。由此可见,高渗盐水正逐渐获临床医生青睐。
当前比较甘露醇与高渗盐水降颅压效果的文献层出不穷,但结论不一。2005年,Lilit等以神经外科的颅高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比较甘露醇与高渗盐水对颅压的影响。研究显示,高渗盐水不仅在降颅压方面优于甘露醇,且可以提高患者平均动脉压,从而改善脑组织血流灌注。但该研究中两种液体对应的渗透压不相同,因此有学者质疑该结论。2008年,Gilles等对比了相同渗透压的甘露醇与高渗盐水对颅高压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该项研究入组病例仅20例,仍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
鉴于各临床研究存在偏倚,有必要对既往研究进行荟萃分析。2011年,Hooman等将甘露醇与高渗盐水对颅高压患者的影响进行了Meta分析。共筛选5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12个病例入组。结果显示,高渗盐水在有效控制颅高压方面优于甘露醇,平均颅内压进一步降低约2 mm Hg。曾红科教授的系统评价也验证了这一结果。但对这两个荟萃分析的入组研究分析发现,其中两个研究的高渗盐水组联合羟乙基淀粉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而后两种人工胶体本身就可以降颅压,因此这两个研究的结果是否影响了整体荟萃分析的可比性,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作为临床常见现象,颅高压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脑血流减少、组织缺氧。甘露醇及高渗盐水等高渗药物可有效降低颅压,现有数据认为高渗盐水或优于甘露醇,但需更多临床试验进一步确认。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2-172025
八家学协会共同发布心脏置入式电子设备合理应用标准,用好心电设备 守护心律健康
-
new《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03-132023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编者按】 自 2023 年春季以来,流行性感冒发病在我国各地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于中医“疫病”“时行感冒”范畴,中医药在减轻、消除流感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显著,为有效防治当前春
-
new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发布
2019-07-26 -
简单路径 打通高血压指南实施最后一公里
2019-02-21 -
全程管理 让艾滋病患者在有效治疗下长期、有质量生存
2018-12-23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
-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2023-03-13 -
《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指南与共识】女性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2-08-02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良性前列腺增生指南权威解读:重视全病程管理,让指南走向基层服务临床!
2022-06-25 -
重磅!9部全国肿瘤放疗质控指南在深发布(附指南下载地址)
2021-12-27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