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外科麻醉需按年龄特点管理
神经外科麻醉是临床麻醉专业中较为复杂的麻醉亚专业。因小儿在生理、解剖、药理等方面与成人差别甚大,无论手术复杂性、麻醉风险评估、监测还是呼吸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棘手问题,因此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风险比成人更高。
不同年龄段
神经症状各异
小儿神经外科在于研究和解决由出生到18岁这一年龄段所有神经外科问题,是隶属小儿外科学的专业临床学科。由于小儿各年龄段有各自的生理解剖特点和病理变化特点,小儿神经外科将小儿时期分为6个阶段。
胎儿期:从开始妊娠到分娩,主要研究和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1个月,生产过程易发颅脑损伤、缺氧,引起颅内出血,有些神经外科疾病与胎内生存、发育有关。
婴儿期或乳儿期:从满月到1周岁,体格生长、脑部发育迅速,条件反射不断形成,大脑皮质功能还未成熟,优势半球的定侧很难区分,不能忍受高热或毒素刺激,易发生惊厥等神经症状。
幼儿期:1~3岁,一些神经外科疾病如脑积水、脑膜膨出或脊膜膨出表现更为明显;接触感染机会增多,如颅内感染、头皮感染、头皮外伤易较多见,与幼儿生存、发育有关。
学龄前期:3~7岁,大脑皮质功能渐趋完善,第二信号系统也迅速发育,左侧优势半球的功能增强,如语言、感情表达、精神活动等逐渐增加。无论是颅脑损伤或颅内病变,均较其他阶段多见。
学龄儿童期:7~18岁分为小学儿童期和中学儿童期。大脑皮质更发达,有分析、综合、理解的精神活动,体格和智力发育旺盛。小儿情绪可表现为不稳定、多变,许多神经外科疾病如颅内肿瘤、癫痫、锥体外系疾病也随之增多。
总之,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大于6岁的小儿,除精神状态外,一般麻醉用药、管理基本与成人相似;小于6岁的小儿,麻醉处理有特殊性,尤其是1岁以内婴儿,麻醉过程中生理变化最快,年龄越小者解剖、生理与成人的差别越大。
小儿手术麻醉前评估
要做好婴幼儿麻醉,首先必须熟悉小儿特点。≤3岁的小儿在解剖、生理、药理方面与成人差别很大,应根据生理/心理特点、所患疾病、所施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麻醉处理还应考虑到婴儿尚有某些解剖差异。
其次为病史和基础疾病询问:有无电解质紊乱、贫血、药物过敏史;癫痫患儿术前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情况,癫痫发作的频率;颅底、后颅凹肿瘤要对高颅压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颅咽管瘤患儿的内分泌变化可引起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低温;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操作及出血量,术中可能出现或遇到的脑水肿、高血压反应、脑血管痉挛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慢性心力衰竭等突发高危事件;脑积水患儿常伴有严重的颅内高压,要注意患儿的意识,有无呕吐、胃排空延迟,是否贫血等。
麻醉评估术前访视常见问题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因为1岁以内小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小儿。呼吸道合并症包括血氧饱和度下降、憋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呼吸衰竭。另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或为肿瘤引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2-172025
八家学协会共同发布心脏置入式电子设备合理应用标准,用好心电设备 守护心律健康
-
new《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03-132023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编者按】 自 2023 年春季以来,流行性感冒发病在我国各地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于中医“疫病”“时行感冒”范畴,中医药在减轻、消除流感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显著,为有效防治当前春
-
new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发布
2019-07-26 -
简单路径 打通高血压指南实施最后一公里
2019-02-21 -
全程管理 让艾滋病患者在有效治疗下长期、有质量生存
2018-12-23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
-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2023-03-13 -
《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指南与共识】女性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2-08-02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良性前列腺增生指南权威解读:重视全病程管理,让指南走向基层服务临床!
2022-06-25 -
重磅!9部全国肿瘤放疗质控指南在深发布(附指南下载地址)
2021-12-27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