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临床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临床指南/详情

小儿神经外科麻醉需按年龄特点管理

时间:2013-12-05 11:11:00来源:未知作者: 王双燕 阅读: 127653

神经外科麻醉是临床麻醉专业中较为复杂的麻醉亚专业。因小儿在生理、解剖、药理等方面与成人差别甚大,无论手术复杂性、麻醉风险评估、监测还是呼吸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棘手问题,因此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风险比成人更高。


不同年龄段

神经症状各异

小儿神经外科在于研究和解决由出生到18岁这一年龄段所有神经外科问题,是隶属小儿外科学的专业临床学科。由于小儿各年龄段有各自的生理解剖特点和病理变化特点,小儿神经外科将小儿时期分为6个阶段。

胎儿期:从开始妊娠到分娩,主要研究和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1个月,生产过程易发颅脑损伤、缺氧,引起颅内出血,有些神经外科疾病与胎内生存、发育有关。

婴儿期或乳儿期:从满月到1周岁,体格生长、脑部发育迅速,条件反射不断形成,大脑皮质功能还未成熟,优势半球的定侧很难区分,不能忍受高热或毒素刺激,易发生惊厥等神经症状。

幼儿期:1~3岁,一些神经外科疾病如脑积水、脑膜膨出或脊膜膨出表现更为明显;接触感染机会增多,如颅内感染、头皮感染、头皮外伤易较多见,与幼儿生存、发育有关。

学龄前期:3~7岁,大脑皮质功能渐趋完善,第二信号系统也迅速发育,左侧优势半球的功能增强,如语言、感情表达、精神活动等逐渐增加。无论是颅脑损伤或颅内病变,均较其他阶段多见。

学龄儿童期:7~18岁分为小学儿童期和中学儿童期。大脑皮质更发达,有分析、综合、理解的精神活动,体格和智力发育旺盛。小儿情绪可表现为不稳定、多变,许多神经外科疾病如颅内肿瘤、癫痫、锥体外系疾病也随之增多。

总之,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大于6岁的小儿,除精神状态外,一般麻醉用药、管理基本与成人相似;小于6岁的小儿,麻醉处理有特殊性,尤其是1岁以内婴儿,麻醉过程中生理变化最快,年龄越小者解剖、生理与成人的差别越大。

小儿手术麻醉前评估

要做好婴幼儿麻醉,首先必须熟悉小儿特点。≤3岁的小儿在解剖、生理、药理方面与成人差别很大,应根据生理/心理特点、所患疾病、所施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麻醉处理还应考虑到婴儿尚有某些解剖差异。

其次为病史和基础疾病询问:有无电解质紊乱、贫血、药物过敏史;癫痫患儿术前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情况,癫痫发作的频率;颅底、后颅凹肿瘤要对高颅压和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颅咽管瘤患儿的内分泌变化可引起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低温;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操作及出血量,术中可能出现或遇到的脑水肿、高血压反应、脑血管痉挛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慢性心力衰竭等突发高危事件;脑积水患儿常伴有严重的颅内高压,要注意患儿的意识,有无呕吐、胃排空延迟,是否贫血等。

麻醉评估术前访视常见问题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因为1岁以内小儿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小儿。呼吸道合并症包括血氧饱和度下降、憋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呼吸衰竭。另有不明原因的发热或为肿瘤引起。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