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焦点争鸣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焦点争鸣/详情

优思弗治疗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可多方获益

时间:2013-11-28 10:36:00来源:未知作者:裘佳 阅读: 112364

去年12月,Yannick Bacq等在《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杂志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指出,熊去氧胆酸可改善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瘙痒症状、肝功能水平,对胎儿也有益。

背景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死胎、产后出血等,临床以皮肤瘙痒及血清胆汁酸和(或)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为特征,持续至分娩后数日内消退。

世界各地均有ICP报道,但不同国家和民族患病率有明显差异。据报道,1970年智利和玻利维亚ICP患病率高达11.8%~27.6%。世界范围内ICP患病率通常在0.5%~1.5%,而美国拉丁人群的患病率远高于这一水平,中国上海市和四川省的患病率也较高。

ICP相关瘙痒症状常造成患者不适,且胆汁淤积可能增加胎儿早产、胎儿窘迫、子宫内胎儿死亡等危险。妊娠后期可能突发子宫内胎儿死亡,但目前尚无推荐的特定生化检查或胎儿形态监测方式预测。为减轻严重瘙痒或防止子宫内胎儿死亡,通常采取引产措施。一旦引产失败,不仅增加产妇并发症,胎儿也存在危险,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需要进行特殊监护。

因此,药物治疗显然是帮助这类患者改善瘙痒症状,防止胎儿并发症和延迟分娩以消除子宫内胎儿死亡风险的安全、有效措施。对于妊娠女性和婴幼儿,优思弗(进口熊去氧胆酸胶囊)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药物。

目的

该荟萃分析评估优思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瘙痒症状、肝功能水平、分娩后胎儿情况。

方法

该荟萃分析系统综述已发表的9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采用了双盲法) ,比较优思弗与其他药物、安慰剂或未采用治疗手段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的影响。共分析了454例患者数据:207例使用优思弗,70例只使用安慰剂,42例使用消胆胺,36例使用地塞米松1周后改用安慰剂2周,65例使用腺苷蛋氨酸,34例未采取治疗。为使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者均完成了一份标准化问卷。对每一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比较优思弗与对照组、优思弗与安慰剂组的临床结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优思弗可显著消除瘙痒(OR=0.23,P<0.01)或减少瘙痒症状(OR=0.27,P<0.0001)。

标准化后,丙氨酸转氨酶依然明显改善(R=0.23,P<0. 0001)。优思弗还对以下临床情况显现治疗收益: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OR=0.24,P<0.0001),降低血清胆汁酸(R=0.37,P<0.001),减少早产(R=0.44,P <0.01),减少胎儿窘迫(R=0.46,P<0.01),降低频繁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R=0.30,P<0.01),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率(R=0.49,P =0.046)。

优思弗和安慰剂汇总分析结果显示,优思弗具有减少瘙痒(R=0.21,P<0.01)优势。标准化后,丙氨酸转氨酶下降依旧明显(R=0.18,P<0.001),且优思弗具有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R=0.12,P<0.0001)、血清胆汁酸水平(R=0.30,P<0.01)收效。

结论

这项荟萃分析证实,优思弗能显著减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同时能让胎儿受益。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液体复苏过量 OR 不足 如何平衡?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研讨会在线上召开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急性胰腺炎( AP)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也是易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其中,重症胰腺炎(SAP)被称为“生命杀手”,死亡率高,让人谈之色变,如能早期积极有效处理对预后有明显的的改善。 《 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与阻断 急诊 专家共识 》 指出, 在胰腺炎早期 ( 特别是前 12~24小时)液体支持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尽早阻断由于毛细血管渗漏等导致的组织灌注下降,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11月17日,由《医师报》胰腺炎专栏主办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进展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王刚教授主持会议并表示,研讨会由大会主席、清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北京长庚医院王仲教授发起,围绕《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与阻断急诊专家共识》中液体复苏推荐内容,结合最近热门的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WATERFALL研究,邀请多学科专家一起参与讨论,探讨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希望能为临床带来一些启示。 警惕患者液体过负荷 WATERFALL 研究关键点值得商榷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倪海滨教授指出,该研究在液体复苏 checkpoint 值得商榷 。 第一, 今年发布的 《 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与阻断 急诊 专家共识 》 中提出 , 轻中型急性胰腺炎应关注转化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在临床诊治中应 6 ~ 8 h 进行相关指标的评估。而该研究中急性胰腺炎的评估时点在 24 h 后 , 是每 24 h 评估一次,不能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普遍应用。 第二, 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是炎症反应导致的毛细血管渗漏,因此早期液

    2022-11-21
  • 08-302022

    “芳香温通”理论在冠脉动脉微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探析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研究显示,在具有心肌缺血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非阻塞性病变的患者中,CMVD的发生率约为45%~60%,可见CMV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于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治疗冠心病的传统有效药物难以作用于CMVD。 中医对CMVD的认识 古代文献并无“冠脉微血管疾病”之说,但根据CMVD的症状,亦可归为“胸痹”、“心痛”的范畴。国医大

  • 08-302022

    “芳香温通”理论在冠脉动脉微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探析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研究显示,在具有心肌缺血症状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非阻塞性病变的患者中,CMVD的发生率约为45%~60%,可见CMV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于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治疗冠心病的传统有效药物难以作用于CMVD。 中医对CMVD的认识 古代文献并无“冠脉微血管疾病”之说,但根据CMVD的症状,亦可归为“胸痹”、“心痛”的范畴。国医大

  • new远离皮疹、瘙痒困扰 AD长治才能久安!

    2021 年开始,中国康复医学会专家发起,设定 5 月为 “ 特应性皮炎( AD )关爱月 ” ,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 AD ,掌握 AD 的诊疗知识与技能,助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4 月 30 日,在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