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临床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临床指南/详情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的专家共识(2018版)颁布

时间:2018-10-15 10:05:33来源:未知作者:宗俊琳 阅读: 92829

blob.png

范利副院长  致辞


“这是我国老年糖尿病领域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10月13日,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在中国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第九届重阳内分泌代谢峰会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的专家共识(2018版)”颁布仪式上激动地说。


blob.png

潘长玉教授主持颁布仪式


blob.png

田慧主任 发言


本次大会主席、解放军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终身顾问、卫生部糖尿病咨询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资深顾问潘长玉教授主持共识的颁布仪式。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主任田慧教授在致辞中,诚挚感谢为此次共识共同努力的所有专家,“为改变我国老年糖尿病的现状共同努力!”

目前,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与老龄相关的疾病接踵而至,特别是慢性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由于种族差异、社会环境变化程度等因素,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有所不同。我国老年人发生的疾病也有一定特殊性,相关研究还很缺乏。

鉴于我国人口发展特定历史,老年糖尿病患病人群将在今后20年进一步扩大。其中,60~70岁年龄组新发糖尿病最多,明显增加糖尿病人群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在老年患者中,大多数应该有条件将血糖控制好,但目前全国糖尿病调查的数据却告知未经普查,50%以上患者处于未知状态。

不仅如此,我们的管理理念也有所迟滞,未能将尽早诊治的方略告知大众,以致老年糖尿病总体控制水平差,临床医生都在忙于治疗并发症。即便如此,并发症导致的相关死亡已成为老年患者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威胁之一。此也与目前医疗行业待病就范(病重就诊)、忽视治未病(早防早治)的大环境有关。

经过修订老年糖尿病诊疗策略共识,我们确定适用范围: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结合近5年国内外研究进展,不断优化糖尿病防治理念、促进糖尿病规范化诊疗措施的实施,进一步提高老年糖尿病总体管理水平是本次“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措施的专家共识(2018版)”修订的主要目的。

近200年来,科学进展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有了跨越式的飞越,但离逆转疾病的发生还差之甚远。探索缓解其进程的努力还是有了长足的进步,看到了一些以前不可想象的好结局,降糖药物的研发为临床提供了不仅降低血糖也能影响糖尿病并发症发展的治疗模式,使我们有机会从发病早期就开始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更长时间采取不依赖胰岛素(低血糖风险小)的降糖模式,更好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危害。积极宣传改变思维,优化控糖、变治病为防病的策略,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也是我们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的主要工作。

 

【共识摘要】2013年发布了第一版共识,根据近5年全国调查数据推算,中国老年(≥60岁)糖尿病约有5016万,随着老年人口总数的增加,这个人群还会扩大。其中,进入老年后新发糖尿病者占大多数,初诊时即可伴存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老年前发病进入老年的患者病程长,会有糖尿病并发症及潜在的脏器功能异常。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控制水平欠佳,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已成为老年死亡的主要威胁之一。如能早期发现并合理防治,有条件更好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少致残、致死性心脑血管病变。‘共识’推荐对老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伴存各项代谢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并发症、多个脏器功能和老年智能、体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患者评估水平选择个性化、尽可能好的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和体重的控制目标;力争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和早达标,同时关注获益和风险的平衡。重视饮食、运动、自我监测和管理的基础治疗,及时启动、合理选择机制互补的降血糖药物,兼顾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和药物治疗,注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间影响。


责任编辑:陈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