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中国妇瘤事业新篇章——第十届妇科肿瘤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11月17日上午,第十届妇科肿瘤高峰论坛最后半天的学术会议如期召开,会议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尚永丰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魏丽惠教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孔北华教授、北京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向阳教授等大咖,为大家分享了妇科肿瘤领域最新基础研究和临床热点,小编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张国楠教授:晚期卵巢癌广泛性腹膜切除术——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价值
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国楠教授为大家分享了题为“晚期卵巢癌广泛腹膜切除术——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价值”的专题讲座。晚期卵巢癌盆腹腔广泛转移,而术后肿瘤残余影响卵巢癌预后。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达到无肉眼残留病灶,对卵巢癌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卷地毯”式腹膜切除术能彻底切除腹盆腔种植转移灶尤其是广泛的腹膜转移灶,从而达到R0水平,有望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张教授从卵巢癌腹膜扩散的机制和模式讲解了广泛性腹膜切除术的意义。腹膜转移灶的分布与量化指标对肿瘤减灭程度的影响中,量化指标包括腹膜癌瘤指数(PCI)、肿瘤细胞减灭术完整度评分(CCS)等。由于“卷地毯”式手术对术者的手术技能要求较高,目前开展的医院较少,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也尚不十分清楚。对晚期卵巢癌广泛性腹膜切除术的临床价值也需开展前瞻性随机试验研究进一步明确。
华克勤教授:妊娠合并宫颈癌治疗策略及其病例分享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孕期的宫颈癌治疗不仅需要考虑疾病本身,还需要考虑孕妇和胎儿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作了“妊娠期宫颈癌的诊治策略及其病例分享”的主题报告。妊娠期宫颈病变的诊断与非孕期是相同的,遵循细胞学、阴道镜及组织学诊断三阶梯。妊娠期由于高雌激素的刺激,宫颈TCT的诊断误差可达10%~15%,因此,建议联合HPV检测。经验丰富的阴道镜医师,在孕期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是安全的。对于宫颈活检不能除外宫颈浸润癌的患者,在孕期行宫颈锥切术是相对危险的,可能造成流产、早产、感染及大出血等。妊娠期合并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孕期不需治疗,必要时可阴道镜监测,待产后处理。孕期发现宫颈浸润癌的治疗,需综合考虑肿瘤期别、孕周、儿科诊治能力等。孕早中期以及时治疗母体肿瘤为主,而孕中晚期的治疗可采用新辅助化疗,严密随访肿瘤进展情况,至胎儿成熟时行剖宫产术,并可同期行广泛子宫切除术。除此,华克勤教授展示了很多经典病例,结合病例将宫颈癌治疗的策略和自身思考更形象的介绍给大家。
尚永丰院士:基础研究对妇科肿瘤的认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或表观遗传的改变,致使细胞增殖失控,转移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传统遗传学是从基因突变、序列异常等角度探讨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表观遗传学是指无序列改变的对染色体的修饰作用,从而引起基因表达的改变,其范畴包括DNA甲基化、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及非编码RNA的转录调控等。肿瘤发生中的表观遗传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尚永丰院士为大家重点介绍了乳腺癌表观、遗传等方面的机制研究。
王泽华教授: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争议与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泽华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争议与进展”主题报告。最后王教授指出,关于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相关的RCT证据仍较少,尚无针对高危人群的RCT;临床工作中淋巴清扫五花八门:选择性忽略淋巴清扫、单纯淋巴结;采样、系统性盆腔淋巴清扫、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等。淋巴清扫的规范化有待提高;可疑淋巴结的定义不明确,而对于SLN来说需要摘除所有'suspiciousnode'则难以实现,因为不打开腹膜后间隙进行触诊难以判断淋巴结状况。除此,还有几个问题存在很大争议:SLN对手术并发症、生活质量、生存期、治疗费用的影响如何?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是否足够有效?与宫颈癌近期报道的结果不同,内膜癌患者腔镜和开腹手术生存期无差异,为什么?
魏丽惠教授:宫颈癌筛查现状与进展
在全球,宫颈癌都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2012年,全球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是52.7万,2015年为56.18万,2018年为57万,死亡病例增加到31.3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从宫颈癌流行病学现状、我国筛查方法的思考及WHO对全球消灭宫颈癌的行动计划等方面为大家分享了“宫颈癌筛查现状与进展”。魏丽惠教授指出,鉴于HPV的高敏感性,当前以HPV作为初筛的方法越来越多;一些地区还开展了自取样。细胞学不失为分流的有效方法。随着对宫颈癌防治工作的深入需要大力加强细胞学人员的培训。对不同年龄者应采用不同的筛查策略;探讨女性自取样检测HPV的方法;疫苗接种后实施筛查分层管理;最后结合中国现状,需要继续总结中国自身的筛查策略。
崔恒教授:PARPI治疗卵巢的研究进展——2019ESMO的最新报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恒教授为大家作了“PARPI治疗卵巢的研究进展——2019ESMO的最新报道”的分享,从三个方向进行了分享:(1)PARP抑制剂在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应用;(2)PARP抑制剂在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探索;(3)ESMO2019其他作用机制在复发性卵巢癌的探索进展。演讲最后,崔教授还对ESMO2019其他作用机制在复发性卵巢癌的探索进展进行了介绍,对未来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提出了展望。
孔北华教授:《中国妇科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子宫内膜癌章节修订问题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妇科肿瘤临床指南》第六版子宫内膜癌章节的修订情况,介绍子宫内膜的诊断、诊疗以及循证医学的一些新的证据和观点。孔北华教授指出,按照要求,制定这个指南需要在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来初步实施这个标准,在这个标准当中,采用了应该和不应该的一些术语的规定,以及适宜或者不适宜来表示推荐或者不推荐,以及可能或不可能,以及可以或者是不可以这样一些许可性的诊断标准的术语,来规范我们子宫颈癌诊断治疗的过程。
施君:单孔腹腔镜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实践体会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利用脐孔这一人体天然瘢痕,将手术伤口隐藏至脐孔内,不留额外瘢痕,是对传统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有益补充,不仅可以进一步体现微创理念,更可以带给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施君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单孔腹腔镜的适应证等同于普通腹腔镜,临床疗效优于普通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将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
向阳:难治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女性生殖道肿瘤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约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20%~30%。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重点分享了“难治复发性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最后指出,妇科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一定是联合治疗(联合传统治疗方法: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PARPi等);精准治疗(根据疗效预测标记物确定获益人群、逆转原发与获得性耐药);平衡利弊(临床疗效VS疗程数量VS不良反应,临床疗效VS费用)。
“创新源于传承,精准开辟未来。”会议在向阳教授的压轴讲座后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共邀请到国内妇产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300余位,2万余人在线观看网络直播。在为期两天半的学术会议中,各位同道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近年来妇科肿瘤学的进展与成绩,各位参会代表收获满满,满载而归。相信在大会主席孟元光教授及全国妇科肿瘤专家及老一辈专家的引领和感召下,我国妇科肿瘤学事业将不断发展,诊治水平日益规范,救治水平不断提高,最终谱写中国妇瘤事业发展新篇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专家研究发现:关键枢纽基因NEXN有助于抑制腹主动脉瘤扩张
2025-05-24 -
newCSCO小细胞专委会换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晓晴当选主任委员
2025-05-22 -
new中国卒中溶栓治疗进入新时代
2025-05-21 -
new“健康体重,厦门行动”——2025年厦门健康素养宣传月活动即将启动
2025-05-21
-
心系老区 优质医疗资源延伸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超声医学分会红雨工程系列巡讲“绘心声”—江西站圆满落幕
2025-05-20 -
龙南市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6 -
“医呼百应 专家下基层” 中西医结合护航慢病防治
2025-04-19 -
兴国县超声质控中心成立
2025-04-21 -
“针”心“针”意除囊肿,锦旗感恩表深情
2025-04-14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