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友在行动
近日,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友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纷纷传回母校,当年那一批批励志从医报国的莘莘学子,已经成为了中坚力量,冲在了疫情前沿,守护着百姓健康。
龚亚斌 折哲:夫妻校友出征武汉雷神山
2月15日,上海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在这支122人组成的医护队伍中,有一对同时出征的医生夫妇,他们是岳阳医院肿瘤科医生龚亚斌和上海市中医医院呼吸科折哲,他们也是陕西中医药大学的优秀校友。
龚亚斌 折哲夫妇出征武汉
龚亚斌是陕西中医药大学医疗系1995级1班本科生、2000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折哲是2000级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他们在校期间都很优秀,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他们还积极参加学校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龚亚斌当时是班级班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学校军乐社团的创办人之一。
疫情发生后,两人分别在各自在单位报名,同时被选派。原本可以选择一人申请暂缓,或是留守上海的救治岗位,但他们都没有犹豫,踊跃报名要求支援武汉。为了怕年迈的父母担心,夫妻俩“瞒报”驰援武汉的事情,谎称“在上海被隔离观察”,将年幼的孩子交给父母照看。
“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抗击疫情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们孩子也比较支持,因为我们经常值夜班,他都理解的,从小就这样。”折哲说道。
龚亚斌说:“我报完名和她说的,她报完名告诉我的,孩子安顿好了,老人也都安顿好了,每个家庭都有困难,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共克时艰,我们都能克服!”
毕晓菊 王长洁:逆风而行 驰援武汉
毕晓菊和王长洁是陕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生。毕晓菊2005年毕业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工作。王长洁2014年毕业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工作。他们分别于1月26日和2月10日随陕西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陕西中医药大学支援湖北国家中医医疗队出征,分别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园区和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工作。
医疗队为毕晓菊和同事送上生日祝福
王长洁表示,在一线医护很辛苦,但病人都很友善,轻症患者看到医护人员忙碌,会主动帮忙,有个七岁的小男孩特别可爱,很配合地学习七步洗手法和戴口罩方法,希望早日战胜疫情。
张锦博:穿上白大褂,就要去一线
张锦博是2004届中医学毕业生,目前任西安市胸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他和团队主要负责病人的中医干预治疗和医院的中药预防,与病人打交道比较多,与家人隔离,已经半个月没和家人见面了,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他。
在营养科工作的爱人李娜,2003年曾作为年龄最小的护士进入非典病区参加抗击非典战争。这次,面对丈夫的选择,李娜说:“17年前我在一线战斗,你在大学校园翻墙玩;17年后你在一线战斗,我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如今张锦博穿上爱人曾经的“战袍”,淡然表示:家里几辈人都是医生,穿上白大褂,就要去一线!
张科在工作
面对疫情,还有千千万万的陕西中医药大学校友奋战在一线,他们有的已经是国内知名的权威专家、有的是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中坚骨干,有的初出茅庐立志奉献医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南昌大学一附院普外医学中心抚州分中心正式挂牌
2025-07-18 -
new南华医院接入国家级云平台,为复杂盆底疾病诊疗搭建云端“高速路”
2025-07-18 -
new河北医大二院多学科团队成功抢救极高危肺栓塞患者
2025-07-18 -
07-172025
甘肃省首家“青春期保健(青少年妇科)特色专科门诊”开诊
-
我的病人朋友——专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米彦军
2023-03-06 -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室召开“内镜治疗及内镜技能指导”入基层科普宣传,手把手志愿帮扶线上会议
2022-09-13 -
无陪病房,让病友感受“家”的温暖
2022-09-13 -
好好记录平凡却闪着光的日子
2022-09-13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赣医大一附院“ 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 ”项目获评2024年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
2025-01-03 -
南华附二医院2024年 “ 5·12 ” 国际护士节暨第十三届护理文化节系列活动顺利启动
2024-03-13 -
在心脏骤停6次中完成急救和心梗支架植入 28分钟里创造生命奇迹
2024-03-15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成为国家卫健委“中英卫生人才发展平台”首批成员单位
2023-09-19 -
既挂牌又出征! 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辽阳辽化医院成为辽阳市宏伟区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
2024-07-19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兰州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被评为全国“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共创共建单位”甘肃唯一合作单位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