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之家助力麻醉医师成就未来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7年年会暨2017北京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学术年会,将于5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将是2017年度全国麻醉界的又一盛事。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CAA)年会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的麻醉学学术年会,参会人数逐年增多、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我国麻醉学健康发展的趋势。
继上期专访分会俞卫锋会长的报道之后,本报记者再次就分会建设、学科发展、医师培训等问题采访了部分副会长,听他们畅谈麻醉学科的未来。
副会长、湘雅医院麻醉科主任 郭曲练
用心办好麻醉医师之家
当麻醉学医师分会真正成为麻醉医师之家,有了“家”的感觉,大家才会主动为家做贡献。作为麻醉医师之家,麻醉学医师分会应着重帮助麻醉医师在学科学术建设、行业自律、维权和培训等方面加强“家”的感觉,在媒体上发声,配合政府做重要工作,让分会成为连接麻醉医师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将政府声音传递给麻醉医师,再将麻醉医师的意愿通过政府体现。
同时,分会作为家长,要关心麻醉医师,帮助麻醉医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中种种问题和困难,主动为基层麻醉医师服务,发展更多会员,下沉到基层,比如协会组织的走基层活动就很好。
近年来,分会把年会打造成了品牌年会,人数多,人气旺,内容丰富,应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省市协会的作用,一起交流、共建麻醉学品牌年会,充分发挥分会核心团队包括委员们的力量,多思考、多建设。
副会长、湘雅医院麻醉科主任 郭曲练
用心办好麻醉医师之家
从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提出“围术期之家(Perioperative Surgical Home)”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CSA)提出“从麻醉学走向围术期医学”,说明麻醉学科除了关注术中的麻醉管理外,还应该关注术前、术后及整个围术期的管理。
具体来讲,麻醉科应该开展麻醉门诊,参与多学科会诊,做好充分的麻醉评估和准备;麻醉术中努力提高麻醉安全与质量,采取综合措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关注远期预后;成立急性疼痛治疗查房制度(APS),全程关注患者的疼痛,努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麻醉学科只有在围术期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患者为中心,努力做事,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副会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郑宏
要让政府和百姓了解麻醉
以前,麻醉学科在科学普及工作方面力度不够,一直是幕后英雄。其实,通过科普可以让大众了解麻醉学科,深入了解“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所传递的重要性,即麻醉学科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学科。
利用媒体加强宣传,通过医患互动、沟通,办好“中国麻醉周”。通过巡视活动,让政府认识相关学科、特别是让百姓了解麻醉。
此外,麻醉学科要加快成为围术期医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多学科合作及患者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为缩短住院天数、提高周转率、改善预后贡献力量。
最重要的是,麻醉医师要树立自信心,主动思考自己的职能和责任,强化自身实力、内涵,分担更多诊疗工作,包括诊断治疗、麻醉门诊、手术、术后镇痛管理以及器官功能的调控等。
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李天佐教授
麻醉医师要从手术室内走向手术室外
由于手术操作所引起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多需要麻醉医师来解决,要求麻醉医生在保证缓解患者疼痛的情况下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手术可能导致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中的大量出血、药物过敏以及神经反射可能引起的一系列突发情况,得以安全有效地控制与保障。这些都需要麻醉医师来发挥重要作用。
就当前而言,麻醉医师更多要关注的是如何走出手术室开展工作,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专科优势,拓展自己业务范围,包括无痛业务、癌痛治疗以及慢性疼痛治疗、无痛分娩等,改变大家固有的麻醉医师仅在手术室工作的旧概念。
同时,麻醉医师要引领舒适性的医疗工作,例如拔牙、胃肠镜、导管室介入等都要走出手术室,发挥麻醉科在疼痛治疗等领域以外的优势。其实,不论是手术室内还是手术室外,最基本的依然是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副会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主任 王国林
做好基层麻醉医师培训是发展之重
进一步加强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其实,中国的麻醉技术水平和西方相比差别并不大,甚至某些特定的麻醉学科领域做得比西方还好。
然而,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区域之间的麻醉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因此,规范化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将基层的住院医培训好,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国际交流也有待提高。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也是麻醉手术的大国,但如何成为麻醉强国却是个问题。如何把我们领先的技术让国外同行知晓,扩大中国前沿麻醉学在国外的影响,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反过来吸引众多医师积极来中国参与培训。——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副会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主任 王国林
让麻醉护士给麻醉医师减负
在了解西方国家麻醉医师的数量和工作量之后,我国麻醉医师数量短缺问题值得关注。
近两年,麻醉学系或麻醉学院为缓解麻醉人员紧缺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好麻醉护士数量问题。当前,人员配备依然是一工一护,有些工作护士在做,麻醉医师也在做。今后应该有新的分工,即麻醉工作专门由麻醉护士来解决,这样能起到缓解麻醉医师工作压力、负荷的作用。
目前,部分医院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对麻醉医师人力资源能起到很好的减负作用,应尽快推广双管齐下。
副会长、湘雅医院麻醉科主任 郭曲练
麻醉质量的同质化和麻醉并发症差异大
麻醉学科发展意义重大,不论是心脏外科、神经外科及骨科等外科领域,还是妇产科无痛分娩和无痛人流、又或是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腔镜内科领域,都需要麻醉学科给予重要支持。
目前,麻醉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全国范围内,麻醉质量的同质化和麻醉并发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原因在于麻醉学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省市地区等差异较大,需要领导的重视、医师的培训与提高、制度的落实以及医药设备条件的改善来缩短差距。
麻醉学科学研究和教育,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如果说麻醉科临床医疗是一架飞机,那么科学研究和教学就是飞机的两翼,应该齐头并进。
2014年延安基层培训
2015年赤峰基层培训
2016年井冈山基层培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胡豫当选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张晓辉当选候任主任委员
2024-12-24 -
new5月9-11日 · 武汉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委会第三届年会注册须知
2024-04-07 -
new第十九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召开
2023-12-05 -
new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
2023-10-17
-
开创我国放射医疗事业发展新纪元
2019-05-31 -
中国医师协会与腾讯携手 共建“中国医师之家”平台
2019-05-10 -
“全科医学卓越人才培训项目”在京启动
2019-04-19 -
第四届全科医生培训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2019-04-19 -
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大咖云集
2017-05-05
-
2021一2023年度山东省医师定期考核启动
2023-06-14 -
中国抗癌协会首届黑色素瘤大会召开|“整合、规范、创新”——探索更适合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方案
2023-06-11 -
甘肃省康复医学会水疗康复专业委员会选举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专委会学术会议在通渭县人民医院召开
2023-05-28 -
张掖市各级计生协组织开展“5.29会员日”主题宣传服务活动
2023-06-02 -
田艳涛教授当选新一届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会长
2023-04-24 -
甘肃省第九届护理学术年会在天水市隆重召开
2023-05-28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完成换届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