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志:传承国粹 守正创新 耀世中医
张念志,男,1968 年9 月生于安徽砀山,中共党员,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十四支部书记,现任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 年参加工作,30 年来始终在工作岗位上牢记使命,恪尽职守,长期工作在防病、治病等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医术精湛,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和经验,并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持续有效治愈疑难、危重病症,得到省内外同行公认,获得安徽省首届名中医,第二届“江淮名医”称号。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张念志同志始终冲在战“疫”前线,一呼一吸即是生命,此次肺炎疫情攻击的正是呼吸系统,作为呼吸内科主任,张念志说,“疫情就是命令,我等医护人员责无旁贷!”他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发扬新时代党员精神。
仁心仁术,精勤临床
临床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一级主任医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安徽省首届名中医、第二届江淮名医,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研修人才,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安徽省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最美中医”,省第一、二批学术传承人指导老师,安徽省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科和老年病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安徽省中医肺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肺病科专科带头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医肺病科负责人,国家防治重大疑难疾病—支气管哮喘能力建设项目负责人,“江苏万邦医药”临床先进工作者,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
“新冠”肺炎期间担任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组成员、医院救治专家组组长,荣获“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和省中医药学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担任《中国中医急症杂志》、《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环球中医杂志》、《中医药临床杂志》编委。曾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学习1 年,曾在德国Hufeland-klinik Bad Ems 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访问交流。为国家中管局防治SARS、禽流感专家组成员,为省二甲医院评审专家组成员,多次被省科技厅聘为成果鉴定专家组成员。多次应邀去省内多家“三甲”医院会诊,获得我省西医呼吸病学同行的认可。在院内积极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创立“支扩方”、“急支方”、“慢支方”等数十首经验效方,年门诊量为9000 余人次居呼吸内科第1 名,年收治住院病人数呼吸内科第1 名,年诊治疑难疾病200 余例,治愈率高、并发症低、医疗费用控制情况较好。
科研攻关,硕果累累
有科研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未来。他积极参与科研,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主持承担国家及省级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级科研项目达2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 项,国家重点专项(疑难病、重点专科)项目2 项,安徽省自然基金项目2 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 余项,其中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 项、三等奖3 项。发表论文16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1 篇。在学术成果方面,参与制定临床诊疗规范、操作指南8 项,首次提出慢阻肺的“虚--瘀-痰”学说、“益气活血化痰法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机制研究”、中医膏方的“三平衡”理论等学术观点,主编著作7 部,参编著作10 余部,发明专利一项,并带领团队注册院内制剂10 种,其中2 项院内制剂完成成果转化。
传承传播,帮扶后学
张念志教授在20 所全国性学术团体及国际组织均有重要任职,为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呼吸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肺康复委员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分会副会长,安徽省防痨理事会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抗癌学会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呼吸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安徽省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呼吸分会常委。张念志经常对接支持下级医院工作,定期到全省二级县中医院开展讲座指导和义诊工作,受到亳州华佗中医院、淮北市中医院、泗县中医院、宿松县中医院、六安市中医院、芜湖市中医院、池州市中医院、怀远县中医院等医院医生和患者的热烈欢迎,并帮助开展中药离子导入、冬病夏治、冬病膏方等适宜技术在各单位推广,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和辐射帮扶作用,扩大了二级医院的影响力,提升了呼吸科大夫中医技术治疗水平。对口扶持五家市、县级中医院,并获得较好影响,均建成了肺病专科,在二级医院评审中,发挥显著作用。
学科引领,中流砥柱
张念志作为国家重点专科-中医肺病专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呼吸内科和老年病学科带头人、国家区域诊疗中心-中医肺病科负责人,安徽中医药领军人才,始终注重科室人才团队的建设和品牌的打造,使科室一步步发展壮大。2018 年7 月,在其带领和不懈努力下,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病科已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安徽仅有三个),实现发展一大步。2020 年12 月,肺病科获批安徽省中医肺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肺病特色优势,将传承精华和守正创新落到实处。科室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肺病科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实验基地,也是安徽中医药学会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挂靠
单位,其优势病种之一慢阻肺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拓展研究病种。
张念志同志致力于临床、教学、科研事业达30 年余,临床方面,在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方面颇有造诣,深谙岐黄之道,临床经验丰富,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中医药优势。科研方面,从事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科学普及多项科研工作,带领其团队积极申报课题,进行大量科研攻关,主持承担国家及省级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业绩卓著,大大提升了学科影响力。是一名学验俱丰、德术并重的临床专家学者!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1996年,钟华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至盛名在外的上海市胸科医院,成为了一名呼吸内科医生。在我国肿瘤领域顶级专家徐昌文教授、廖美琳教授、韩宝惠教授的引领下,呼吸内科配
2022-08-22 -
new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聚国际化之力 破高端医疗服务藩篱
身负青囊,剑指远方。
2021-08-24 -
new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创新团队:坚持创新 为人民健康而战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是由吴孟超院士创建,肿瘤学专家王红阳院士领衔,以肝胆疾病诊疗与肿瘤转化研究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研究型医院。这一国家级创新团队在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肝胆肿瘤早诊和精准治疗,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术后抗复发治疗和复杂胆道疾病手术治疗等方面人才汇聚,引领前沿,彰显了高水平疾病救治能力。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国家创新争先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
2021-08-20 -
new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团队:360度关爱妇女儿童健康 打造“双一流”善良医院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创建于194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研究型三甲妇产科专科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首批爱婴医院。现有东西两个院区,开放床位800余张。产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妇科是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所承担的上海市母胎医学重点实验室将建成全国一流的母胎医学科研平台。年分娩量多年来位列上海首位、全国前列,上海每5-6个新生儿就有1个出生在一妇婴,被市民亲切称为“上海大摇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4年位列全国妇产科学科首位;连续3年位列中国医院排行
2021-08-20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2-08-22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陆舜:潜心创新疗法,造福“肺”凡人生
2021-08-19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徐虹:从起点把控罕见病
2021-08-19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专列海报故事|吴志英:在源头上开展我们自己的创新
2021-08-19 -
张念志:传承国粹 守正创新 耀世中医
2021-08-19
-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聚国际化之力 破高端医疗服务藩篱
2021-08-24 -
方邦江教授:上医医国 中医医人
2021-07-21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2022-08-22 -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创新团队:坚持创新 为人民健康而战
2021-08-20 -
陈晓春:“老来糊涂”不正常,老年痴呆症能防控可避免
2021-08-19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科团队:保护“肾”命,“医”路同行
2021-08-19 -
张念志:传承国粹 守正创新 耀世中医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