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同心抗疫护安康 岐黄战队展风采

——甘肃中医药防治专家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侧记

时间:2022-04-21 12:26:22来源:未知作者:杜焕朝 阅读: 57817

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甘肃省卫生健康系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手做实做细防控措施筑牢群防群控防线,一手统筹医护力量和医疗资源保障群众就医需求,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甘肃方剂”,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

本轮疫情发生后,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安排部署下,全省再次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注重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预防作用、在医疗救治中的独特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调理作用,“甘肃方剂”又一次成为抗击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力量。

疫情期间,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煎药室内,20多名医务人员穿梭其间,加紧工作,配药、煎制、包装……几十台煎药设备不停运转,将一袋袋“甘肃方剂”送至疫情防控第一线。

 “‘甘肃方剂’依然是新冠肺炎病毒防治的重要‘药方’。”甘肃省中医院院长、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张志明说,尽管本轮疫情传播的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但患者的主要症状没有改变,因此,“甘肃方剂”并未作出大的调整,该方剂应对本轮新冠肺炎病毒依然十分有效。

本轮疫情期间,根据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的建议,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四版)》(以下简称《方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持续发挥中医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的特色优势作用。

结合本轮疫情新冠肺炎病毒特点以及中医药防治经验,《方案》在第三版的基础上,鉴于新冠肺炎病原体毒株变异速度快,呈现隐匿性和传染性强的特点,提出继续推行“疫苗+中医药”的预防策略。通过推广食疗、口服汤药以及外用方等措施,强化中医药综合预防。

《方案》在治疗方面,根据轻型、普通型等患者的中医临床征候及主要体征,细化了不同证型的中药治疗用药,使中医药诊疗更加规范、科学,更具有针对性。

同时,《方案》增加了穴位按摩、耳穴压豆、小儿捏脊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可用于无法服药的老年人及儿童新冠肺炎患者。《方案》还在预防、治疗、恢复阶段增加了可在全省调剂使用的岐黄避瘟颗粒剂、扶正屏风颗粒、宣肺化浊颗粒、培土益肺颗粒等院内制剂,进一步突出我省中医药特色。

医者无畏,深入一线救治赢好评

 “在住院11天的时间里,我们得到了最好的治疗,你们是最可敬的人。省中医院李正军医生的认真严谨、细心诊疗、亲切问候,让我们备感亲切……”

这是一封来自兰州市肺科医院隔离病房的感谢信,虽然在窄窄的纸上书写,却饱含着患者满满的真挚谢意。

进驻该收治医院中医组的省中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李正军,作为省级专家和其他4名中医药专家共同负责该院两个病区所有病人的中医会诊、查房。在救治中,所有患者均运用“甘肃方剂”中的宣肺化浊方辨证加减。

从武汉到兰州重离子医院,再到兰州新区定点收治医院。从新冠肺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病毒,再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甘肃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郭树明副主任医师是真的和新冠病毒杠上了,三度出征,成为抗疫的急先锋。

疫情来袭,铿锵玫瑰,绽放光彩,在兰州新区定点救治医院,医院脾胃病二科(肝病科)主任卢雨蓓主任医师和多年从事肺病临床工作的呼吸专家史东静主任医师每天与新冠救治诊断专家组的成员共同阅片、讨论病情、确定诊断,工作到深夜一点多。

每天查房结束后,两位专家又在办公室与当班医生一起讨论治疗方案、调整处方。虽然工作辛苦,但她们作为一名医者,用中医药解除患者病痛的初心从未改变。

在隔离病区里,有个5岁的宝宝,家人不在身边,哭到半夜才睡着,怎么哄也哄不乖。省中医院肾病科李建省主任医师很耐心地听小朋友说话,“宝宝,别哭了,你都能自己来,真棒,有什么困难给叔叔阿姨们说。”让小朋友把他当成了朋友和亲人。

3月7日,白银市出现第一例病人,随后逐渐增加,11日,由省卫健委抽调医院中医专家老年病科副主任雷作汉主任医师,派驻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参加白银市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工作,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深入抗疫一线开展救治。

他与战友们共同奋战33天,在实现住院患者“清零”的同时,也坚守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住院患者零投诉、安全事故零发生、出院患者零回头的抗疫目标。

白银市收治的患者中,有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也是我省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基础病多、营养欠佳,感染新冠肺炎后,多脏器受到严重打击,检查、检验指标多项异常,救治难度大,风险高。在省级医疗救治组组长张志明主任医师指导下,中医药全程介入,辨证调方,患者从发热、咳嗽、便秘、纳差、舌质干红少苔到体温正常、食欲逐渐增多、大便通畅、舌淡红苔薄白,到最后康复出院。

一封感谢信中这样写道:“病毒无情,人有情。省中医院专家雷作汉主任查房时,不仅询问病情恢复情况,辨证开方,还问大家生活上缺什么。当他得知我们来得急,洗漱用品、生活物资不够的时候,主动联系爱心社及景泰老乡,向住在医院的患者捐助了生活物资和口罩,温暖了我们的心,给予我们更大的希望。有社会的关爱,医务人员的精湛医术,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暖心大白,守护金城百姓安康

疫情来袭,杏林儿女挺身而出护卫家园,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用自己的那一抹白竖起一道抗击疫情的坚固长城。

疫情期间,甘肃省中医院数百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核酸采一线,在新区定点救治医院,在安宁区的社区街道,在医院的门诊等地都有他们的身影。

4月3日上午,甘肃省中医院党委书记郭峰、院长张志明在医院远程医学中心,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慰问了医院派驻全省各地支援抗疫的5批146名医护人员。对各医疗队能够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展示中医人的担当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甘肃方剂”的临床使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每一份收获的背后都是汗水与坚持的付出。省中医院支援兰州安宁区核酸采集,总队长兼第五组组长是肛肠科副主任医师郭有雷,他是大家公认的整个团队最辛苦的人。

每天的采集任务都是安宁区防疫办根据当天核酸检测结果研判后下达,一般接到任务都是晚上11点左右,郭有雷为了让各位组员早点休息,通知大家不用等任务。每天深夜,他都会认真分配好次日的工作任务,早上5点40分准时给队员提供“叫醒服务”,交待注意事项,与当地联系人进行沟通衔接。夜晚回到驻地后,还要整理资料,上报当日数据,处理队员生活中的事务。他还用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指导兄弟医院队员正确认识和及时处理皮脂腺囊肿,送消炎药给他们,缓解队员的紧张情绪。他是睡得最少的人,但却总说:“我年龄大,瞌睡少,你们年轻人多睡会。”

还有很多像郭有雷一样的年轻医护人员,面对疫情,他们执甲逆行,用自己的行动护卫着家园的安康。

疾风知劲草,闻令而动,敢于担当,心中有爱,行中有慧的中医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医人的初心和使命,身体力行地护卫着甘肃老百姓的生命与健康。


责任编辑:杜焕朝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