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春教授:宏基因技术平台,真菌诊疗的又一助手
坛主说·真菌及检验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王璐)真菌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为此,本次“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大会”IDSC特设“真菌及检验”论坛,以期达到对真菌病诊疗能力再认识、再提高的目的。
徐英春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徐英春教授介绍,我国早在2019年便成立了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调研不同病种的诊疗方式、提升真菌实验室诊断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从国家政府层面对真菌病防控的重视。然而实际上,相对于细菌和病毒,中国部分大型医疗机构目前还存在着对真菌病的诊断、治疗乃至预防能力相对偏弱的问题。
在本次论坛中,将公布我国真菌病监测的最新情况,其次,为了提升真菌病诊断能力,论坛将为同行们介绍目前国际的最新进展以及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另外,相较于以往常规认识中的利用形态学、组织病理学进行真菌检测,真菌检测的新技术平台,尤其是宏基因组技术平台的应用,也是会上关注的内容之一。目前,宏基因技术已经逐渐从实验室、研究所走向医疗机构,而近几年新冠病毒的发现,也是有赖于宏基因这一技术平台,预计在未来5年里,这项技术会得到飞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会提高真菌病检测的敏感性。而这也是大家的共同期许。”徐英春教授说。
本次论坛将会结合具体临床案例,加强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达到提高真菌病的诊断能力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也离不开包括检验、病理、影像学等临床多学科之间的配合,如何能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完善的诊疗模式,也是有待于本次论坛探索的问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俞云松教授:感染精准诊疗正当时!
随着对感染疾病防控和诊疗的深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离不开感染、呼吸、重症、血液、微生物、检验、药学等多学科合作,“大感染”理念越来越多地被提出并应用于实践诊
2022-07-18 -
new胡必杰教授:转变思路、用好技术,感染学科发展路在前方
从整个感染病学科建设来说,要做好定位,转变思路,从以前着重肝炎、艾滋病诊治,到目前按照国际上感染病学科的定位,应对各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的诊治。
2022-07-09 -
new梁志欣教授:聚焦感染,却不止于感染
本次大会设立的多个版块儿都是根据感染的临床诊治热点和难点设置,非常“接地气”,比如感染和免疫、肺部感染热点话题、临床思维训练营等,值得大家关注和期待。
2022-07-07 -
new陈良安教授:关注肺部感染四大焦点
希望能抛砖引玉,为大家带来相关疾病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治疗方法,新的策略或者新的检查方法的介绍,对参会者临床工作有所裨益。
2022-07-07
-
王明贵教授:多层次解读CRO诊疗迷局
2022-07-07 -
陈良安教授:关注肺部感染四大焦点
2022-07-07 -
俞云松教授:感染精准诊疗正当时!
2022-07-18 -
梁志欣教授:聚焦感染,却不止于感染
2022-07-07 -
胡必杰教授:转变思路、用好技术,感染学科发展路在前方
2022-07-09 -
徐英春教授:宏基因技术平台,真菌诊疗的又一助手
2022-07-07 -
周华教授:病例讨论贵在多学科合作、集思广益
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