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开拓创新 护佑百姓“心”健康 |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多举措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成立抗击疫情心理救援医疗队。 (潘志方 摄)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健康科主任蒋春雷与科室人员探讨心理援助案例。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韦喜洋医生在凭祥市人民医院感染科进行病例讨论。 (医院供图)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立心理专科联盟。 (医院供图)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积极开展学科建设。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新CT投入使用。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世界睡眠日科普志愿活动。
8月19日,我国400余万名医生迎来第五个中国医师节。今年,也是南宁市规模最大的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建院35周年。
从1987年建院,到2005年成为广西首家心理医院,再到成长为今天的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市五医院的医师群体始终践行初心使命,积极发挥精神心理专科优势,主动而为,开拓创新,医院办院规模有序扩大,学科建设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引进,医院各项工作取得全面发展。
聚焦科研助成长 构筑核心竞争力
近日,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心理科学科带头人张玲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精神疾病干预方面、重度抑郁和网络成瘾方面的SCI学术论文分别在英文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和《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发表,实现了市五医院SCI学术论文零的突破。
在张玲的带领下,市五医院的医师还发表了3篇SCI学术论文,其中宋妍医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学术论文在英文期刊《Frontiers in Psychiatry》发表,何梅医生撰写的学术论文在英文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发表。
这是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重大创新成果,也是35年风雨兼程中医院在科研路上不断探索、厚积薄发建立起的自信与奋进的精神力量,标志着市五医院在医、教、研“三维一体”的发展征程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市五医院历来高度重视医疗、教学、科研的协同发展,鼓励和支持医护人员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今年6月1日,医院新设临床心理研究室,以便协助临床心理科开展科研工作。“研究室设立后,医务人员开展科研更加方便了,从前期论文选题、数据采集到后期论文写作等都将得到更加规范的指导。”研究室主任何梅说。
为更好地助推医师成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市五医院成立了湘雅名医李凌江工作室、湘雅名医郝伟教授团队工作室,获批“南宁市心理疾病临床诊疗中心人才小高地”;连续举办5届中国—东盟精神医学国际高峰论坛,多位国内外知名精神医学、心理学专家受邀来邕讲学授课,全国各地专业人员参会交流,成为广西学术水平最高的精神医学论坛之一;与湘雅二医院、广州脑科医院、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等建立医联体或进行学科共建。目前,该医院有南宁市新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3人,南宁市特聘专家1人,南宁市高层次人才24人,其中D类人才6人,E类人才18人。
依托医院在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诊疗实力,市五医院在科研教学工作方面收获累累硕果,2017至2022年,获立项市厅级科研课题33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5项、实用型专利(医院为专利权人)授权2项。中国(南宁)森田疗法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应用专业委员会与南宁工作站也在市五医院顺利落户。今年5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专科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医用人工智能与数字医疗创新论坛召开,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被聘为副主席单位,张玲被聘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专科联盟副主席。
发展特色新业务 落实惠民好举措
3月初,阳光和煦,市五医院森田病区农疗院内,20余名工作人员、志愿者与40多名休养员齐聚一堂,围立在花池前,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这里种菜、收菜,感觉很放松、很开心。”休养员小方一边给花苗培土一边说。
近年来,农疗已发展为精神康复的一个重要领域。农疗是指在专业农疗师的指导下,使用植物、园艺活动和花园设施来促进参与者身体、情绪、认知和社会行为方面的康复,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2018年7月,全国首个森田疗法研究与培训基地正式落户市五医院森田病区。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大胆实践,病区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整体、动态的康复管理模式。根据患者评估情况,确定康复级别,实施分级分类别的康复培训。级别不同,培训内容、地点和自由度均不同,级别之间互补互助,并有条件转换。
如今,市五医院根据病房特色对森田疗法进行了改良,形成了农疗融入森田疗法的治疗模式。轻作业期患者进入观赏区观赏植物,通过与植物亲密接触,消除不安心理和急躁情绪,抑制冲动,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还可以增强行动的计划性和责任感,增强活力,树立自信心;重作业期患者到农疗院进行农作训练,从培土、播种、发芽到结果,感受种子的生命力量,激发生的欲望。
市五医院还有许多特色专科。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增多,老年变性病尤其是痴呆患者逐年递增,市五医院把老年医疗尤其是精神方面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进行建设发展。“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出现精神问题,成立老年精神科,目的就是结合医院的学科优势,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照顾。”老年精神科主任黄尚岗说。
该科室主要收治以60岁以上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患者,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康复治疗为主,并根据老年患者特点,提供符合患者需求的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诊疗服务,致力打造一个老年人舒适型科室。“这种病养老院治不了,一般医院也不收,真是愁死我们了,得亏五医院有老年精神科,老伴安静多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宽敞明亮的走廊里传出了王女士由衷的赞许声。
多年来,市五医院始终坚持创新管理机制,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全院共开设成人精神科病区、情感障碍病区、老年精神科、物质依赖科、睡眠障碍病区、森田病区、心身疾病病区、儿童青少年心理病区、内科等13个临床科室;医学影像科、药学部、检验科等7个辅助科室。其中,精神科为自治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心理科2008年至今连续4个周期被评为南宁市特色医学专科, 森田病区2018年获评南宁市首批临床特色优势专科,2021年物质依赖科获评南宁市特色医学专科,医院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引进高新尖技术 科技诊疗更高效
7月29日上午,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引进的高端64排128层螺旋CT正式投入使用。该型号CT可快速、无创地进行全身各部位二维及三维CT检查、全身血管CTA及CTV检查、头颅及体部灌注检查,同时还具备独特的高清成像技术,可以更早更清晰地发现各种微小病变。
在新CT投入使用前,病人需要在住院部使用救护车运转至门诊综合大楼三楼才能进行CT检查,且投入较大人力、财力、物力,对患者检查便捷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新CT投入使用后,检查流程得到优化,住院患者可在护理人员的带领下直接步行到医技楼进行检查,既免去救护车运转环节,也极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经济成本和患者的时间成本,提高检查工作效率。
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缓解病人检查时紧张、焦虑的情绪,市五医院全力打造现代“去医院化”的CT机房,它不但具有计算机房所特有的专业技术要求,还具有建筑装饰关于美学、光学、声学色彩学等适度超前的技术体系架构。“在做检查前我还是挺担心的,对放射机房总有一种冷冰冰的刻板印象,但今天我进入检查室,映入眼帘的竟是一片森林的景象,整个检查环境让我感到很放松。”一名首次使用新CT进行检查的患者说。
市五医院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不仅要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还要真正提升人民健康福祉水平。目前,医院已拥有核磁共振、胃肠机、DR、脑电图、心电图、多普勒B超等大型诊疗设备,带动医疗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建筑面积为3万余平方米的精神卫生综合大楼于去年落成并投入使用。大楼内设有门诊部、住院病房、司法鉴定所、医技科室及保障系统等,拥有床位640张、机动车停车位82个,有效缓解了市五医院住院、停车紧张等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就医环境。
市五医院以智慧医疗建设为抓手,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通过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在门诊诊室、收费窗口、门诊药房等就诊环节启用电子叫号以及优化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强化医院业务“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实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深化服务内涵,患者就医体验不断改善。
众志成城抗疫情 健康疏导稳民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一线工作者和广大市民心理上的安抚和疏导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和心理康复虽不是“特效药物”,但是可以增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免疫力”,有助于打赢疫情防控战役。市五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将“严防死守”与“稳定民心”有机统一起来,及时疏导公众情绪,防止负面情绪蔓延。
市五医院率先在全区组建抗击疫情心理救援医疗队,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心理救援医疗组和心理援助热线工作组3支专业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对南宁市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开展心理援助、心理热线疏导和心理健康科普工作。
为了稳定民心,医院与广西12349公益服务平台合作,开通广西“12349心理援助热线”,向社会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服务,并开发了“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健康服务”微信视频咨询平台。“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建立专门微信号,市五医院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疏导,为需要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力求做到‘一人一专家’‘一人一方案’。”心理健康科主任蒋春雷介绍说。市五医院还编写了《安心手册》,提供了一些操作性强、简单有效的心理减压技术,供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广大市民群众等不同群体参考,让人们了解专业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在援助外地抗疫医疗队队员中,同样活跃着市五医院医生的身影。
“现在要去一线,你家里有什么困难吗?”2021年10月17日,急诊科医生韦喜洋接到医院通知,要前往外地支援防疫工作。当问及韦喜洋有没有困难时,他坚定地回答:“没有困难,听党指挥!”没有丝毫的考虑和片刻的犹豫。韦喜洋秉承着治病救人的宗旨,参与了当地阳性患者及密接者的转运、治疗等工作,繁忙的行程、匆匆的脚步是韦喜洋的责任和担当最真实的写照。今年8月,韦喜洋医生被评选为南宁市2022年度百名优秀医师,他说:“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面对疫情,我要坚守在防控一线。”
作为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市五医院充分发挥专科特色及优势,加强对医生心理服务能力的培训,让更多基层医院的医生了解并掌握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问题干预的方式方法,利用手机预约平台,通过患者填写问卷、医生分析问卷答案的形式,让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更多的群众。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百姓的健康需求和医疗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市五医院将秉持“精医 尚德 务实 奉献”的医院精神,以党建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党建领航工程,把稳政治方向之舵,筑牢战斗堡垒之基,发挥精神心理专科特色,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南宁建设。
本版撰文:实习记者戴瑄葶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刘竹萱摄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山西晋中卫生健康系统“青”力量爆发!七场青春风暴洗礼健康晋中
2025-05-01 -
new山西|“白衣天使”这样过五一节
2025-05-01 -
04-302025
异国“排石”——兰大一院泌尿外科成功治愈巴基斯坦留学生复杂肾结石
-
04-302025
兰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在国际顶级期刊《Circulation》发表心电病例研究
-
我的病人朋友——专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米彦军
2023-03-06 -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室召开“内镜治疗及内镜技能指导”入基层科普宣传,手把手志愿帮扶线上会议
2022-09-13 -
无陪病房,让病友感受“家”的温暖
2022-09-13 -
好好记录平凡却闪着光的日子
2022-09-13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赣医大一附院“ 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 ”项目获评2024年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
2025-01-03 -
南华附二医院2024年 “ 5·12 ” 国际护士节暨第十三届护理文化节系列活动顺利启动
2024-03-13 -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成为国家卫健委“中英卫生人才发展平台”首批成员单位
2023-09-19 -
在心脏骤停6次中完成急救和心梗支架植入 28分钟里创造生命奇迹
2024-03-15 -
既挂牌又出征! 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辽阳辽化医院成为辽阳市宏伟区区域医联体牵头单位
2024-07-19 -
做完无痛胃肠镜,我就后悔了……
2022-09-13 -
兰州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被评为全国“三级医院健康管理医学科共创共建单位”甘肃唯一合作单位
202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