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山西晋中卫健系统“青”力量爆发!七场青春风暴洗礼健康晋中

时间:2025-05-01 22:03:05来源:山西省卫生健康委作者:郝东亮 阅读: 38065

       当五四薪火遇上健康中国战略,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健康系统正以“青年+”模式点燃创新引擎。4月27日至29日,一场覆盖人才培育、学术碰撞、健康科普、创新竞技的“青春矩阵”在晋中拉开帷幕,七大创新行动精准锚定青年成长痛点,让“90后博导对话基层医生”“科学减重青年说”等突破性场景成为现实,为传统卫健工作注入年轻化解题思路。

       【人才破局】30名青年骨干“整建制”赴浙大进修,破解区域医疗人才断层

        作为“青年人才托举项目”核心动作,晋中市首次以“四维能力提升”为标准(临床诊疗、学科构建、科研转化、医院管理),遴选30名骨干组成“青年医学特战队”,将于5月份开始入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这一“走出去”战略打破基层医疗人才培养瓶颈,目标直指聚力打造首批具有长三角视野的本土青年专家团队。市卫健委负责人透露:“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建立带不走的‘造血机制’,让青年人才成为学科升级的‘基因链’。”

       【思想交锋】90后博导对话200名基层青年,这场“跨代际”论坛为何刷屏

        4月27日的“青年先锋面对面”现场,北京大学90后博导刘欣宇围绕“基础研究怎样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避免科研课题不接地气”精彩阐述,与山西医科大学80后博导王兴共同拆解“青年医生成长焦虑”。当基层医生提出“科研资源匮乏如何破局”时,两位导师现场分享“从临床细节中挖掘科研金矿”的实战经验。“心在哪儿,目的地就在哪儿”“科研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病床边的追问”“学会沟通、融入平台”话题引爆朋友圈,青年医师间“原来专家也经历过论文被拒”等互动打破学术权威壁垒。

1_proc(1).jpg

       【健康革命】21名青年医生“晒减重处方”,颠覆传统体重管理认知

       “减重不是节食而是代谢重启”“腰围超90cm需警惕脂肪肝风险”……4月28日的“科学减重青年赛讲”现场,来自太谷区中医院的00后医师侯汝槐,以“为了变好看”“为了有好身材”“为了有好气质”“为了有好人缘”开讲,全场气氛瞬间嗨爆,“节源开流(吃动平衡)+中医方案”帅哥逆袭案例赢得全场掌声。选手们通过“案例解剖+影像纪实+误区辟谣”三维度展示,将晦涩的营养学知识转化为“可复制的生活方案”。赛后数据显示,相关话题登上本地热搜榜,市卫健委同步成立“科学减重青年导师团”,从青年人关注的话题——“原来减肥也可以吃蛋糕”开始,掀起“科学瘦身”全民热潮。

2_proc(1).jpg

       【创新赛道】七大青年创新大赛启动,“卫健创客”闪现青春智慧

        不同于传统行业赛事,本次创新大赛特别关注“智慧医疗创意”,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刘晨涛的科研课题“CT引导下的3D打印导航器”,针对肺部精准穿刺提出解决方案,“下一步要推动成果转化,缓解基层医师操作压力”,刘晨涛充满信心。赛事首次引入“青年评审团”机制,20名90后医护人员组成“创新质检员”,用“用户思维”为项目打分,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临床刚需”转化。

       【文化赋能】从“悦读”到“光影”,青年精神家园这样构建

        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办的首场青年读书班活动中,青年干部根据自身工作经历分享“把青春写在实干中”的感悟,触发青年干部“沉浸式讨论”。而4月29日的《青春之骏》观影现场,当屏幕上主人公喊出“生逢乱世,青年当持剑卫家国”时,现场90后青年干部集体泪目。有参与者在朋友圈写道:“原来先辈的青春热血,与我们守护患者的初心如此相通。”

       【志愿风暴】医学博士团变身“健康轻骑兵”,青年红点亮城市角落

       32名省市医学博士组成晋中市医学博士志愿服务团,全年开展“健康直通车”行动。五一前夕,神经内科博士薛国芳深入大学校园现场教学“旅游出行卒中预防”;五四期间,眼科博士何敏就“眼睛防晒”开展线上科普;在灵石县,卫生监督专业团队对全县107家民宿进行卫生规范讲解;更有青年志愿者深入景区,“每天步行2万步”,保障游客安全,普及健康知识。数据显示,系列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超过1万人次,让“奉献蓝”与“志愿红”成为街头最靓色彩。

3_proc(1).jpg

       从医疗前沿到市井街巷,晋中市卫生健康系统的“七个一”组合拳,正在打通青年成长与行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当90后博导与基层医生成为“学术搭子”,当减重科普变成社交话题,当创新大赛涌现00后身影,这场青春实验正在证明:卫健事业的未来,不在“银发权威”的独唱,而在“青春方阵”的和声。

 

       记者手记:采访中最触动的,是看到青年医生眼中的光——不是对职称的焦虑,而是对“改变能改变的”的笃定。或许这就是五四精神的当代注脚:在健康中国的赛道上,每个青年都是发光体,而晋中的探索,正在为他们搭建聚光的舞台。


责任编辑:杜焕朝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