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深化慢阻肺早诊早治 加强患者全程管理
2022年11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肺系生命”。研究显示[1],我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近1亿人,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我国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且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本报记者专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宋元林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黄茂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花教授,共同探讨慢阻肺早诊早治现状,分享临床诊疗策略及防控经验,助力慢阻肺“促防诊控治康”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建设,实现慢阻肺“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照护为中心”转变。
医师报:请问我国慢阻肺早诊早治现状如何?近年来诊疗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宋元林教授:研究发现,我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占全球慢阻肺患者的1/3,而其中九成患者从未得到诊断,整体上呈现诊断较迟,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的特点,因此早诊早治对慢阻肺防控意义重大。据悉,相关国债项目拨款10亿元,50%用于为各级医院购置肺功能设备,以及肺功能检测相关培训,这对开展慢阻肺筛查、随访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近期,全国多个项目的实施显示出,慢阻肺早诊早治、社区推广、同质化培训等已发挥较好效果,未来需开展进一步工作。
医师报:基层开展慢阻肺早诊早治工作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改善?
医师报:如何为慢阻肺轻度患者制定治疗策略以延缓疾病进展?
医师报: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入装置有哪些?在制定吸入治疗方案时应重点考虑哪些因素?
宋元林教授:目前常用的吸入装置包括压力定量吸入气雾剂(pMDI)、干粉吸入剂(DPI)、软雾吸入剂(SMI)等不同类型,选用吸入装置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依从性、肺功能、手口协调性、对装置的掌握程度等因素。不同的吸入装置有不同特点,如pMDI要求患者手口协调性较好,DPI要求患者有足够的吸气流速等。研究表明,临床常用的SMI,如能倍乐等,喷出的药物气雾速度非常慢,肺部沉积率较高,可显著改善小气道功能,具有一定治疗优势。
医师报:为促进慢阻肺“促防诊控治康”工作体系建设,医务工作者、医疗机构、学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等需要进一步开展哪些工作?
黄茂教授: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慢阻肺防治水平,可以将医联体作为有力抓手,开展规范化诊疗等相关培训,对基层医师做好支持与指导。同时,也应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强大工具,加强慢阻肺全程管理,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慢阻肺对大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医疗界、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等都对其高度重视,并相继开展了系列工作,推广、落实、深化慢阻肺全流程管理医联体模式,广泛开展肺功能检查、高危人群筛查,实现慢阻肺早诊早治与全程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Chen Wang, et al. LANCET, 2018. DOI: 10.1016/S0140-6736(18)30841-9
[2]Zhou Y, Zhong N, Li X,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377:923-935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凝心聚力谋发展 专业赋能启新程 | 2025年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研讨会在什邡圆满落幕
2025-05-09 -
new“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西北基地”“甘肃省应急医院”落地甘肃省人民医院
2025-05-09 -
new第五届中国减重代谢手术视频比赛即将启幕 | 五大赛区联动赋能青年医师成长
2025-05-09 -
new祝贺!四川省肿瘤医院林桐榆教授、洪煌明教授团队领衔中国原研EZH1/2抑制剂HH2853实现r/r PTCL治疗新突破!
2025-05-09
-
摄影故事征集 | 将心内科的瞬间温暖绽放
2020-12-01 -
规范管理,推进实施——中国VTE防治大会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10-22 -
雄安论坛|图片花絮②
2018-11-19 -
雄安论坛 图片花絮
2018-11-14
-
e路有你 联抗慢病丨2021互联网慢病管理大赛收官
2021-09-24 -
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3名最美逆行者出征!请平安归来!
2020-01-26 -
规范管理,推进实施——中国VTE防治大会暨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年度进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9-10-22 -
七旬老人千里求医终见光明
2025-05-06 -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最新发布:有效生物安全防护指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实验室检测(试行第一版)
2020-01-30 -
新冠疫情下的“影像幻影”——放射技师一线战斗纪实
2020-02-24 -
2020姑息大会开幕|凝心聚力,推动中国支持与康复诊疗事业勇攀高峰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