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酒钢医院心血管科开展首例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植入术

时间:2023-06-30 17:07:20来源:医师报作者:查贸孔 阅读: 124107

近日,酒钢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完成首例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植入术,这项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酒钢医院心脏介入综合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为辖区内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53岁的王先生因心梗并发心衰入院,经酒钢医院心血管科团队急救后转危为安,根据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需要植入冠脉支架,该患者冠脉病变较局限,具备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的适应症,在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患者希望能用新型的可吸收支架,心血管科主任白玉云率领心血管科介入团队,首先应用棘突球囊解除了右冠状动脉的狭窄,然后在右冠严重狭窄处成功植入3.5×23mm生物可吸收支架1枚,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血管狭窄完全解除,现已痊愈出院。

什么是生物可吸收支架?

据了解,目前主流支架的材料通常采用金属材质,且需终身存留于血管内,而生物可吸收支架采用完全可降解材料,可在体内逐步生物降解和吸收。此种材料制成的支架可在植入体内一年内提供与金属支架相当的支撑效果,协助血管的修复功能;完成使命后,再经过两年左右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被人体吸收,使血管恢复了正常的舒缩功能,达到健康的状态,从而实现“修复血管如初,支架消失无痕”的目标。

生物可吸收支架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可吸收支架并不是每位患者都适合,对那些病变血管直径较小,血管严重迂曲,严重钙化及分支多的情况,可能会影像植入效果,植入前需要进行充分评估,且为了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术者应严格把握适应症的选择,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PSP(充分预处理-选择合适的支架尺寸-充分的后扩张)操作规程。

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有哪些优势?

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有效避免了金属支架植入后血管僵硬度增加的风险,手术后1-3年,体内支架可完全降解,基本恢复病变血管的弹性舒缩功能,实现血管再造的效果,且体内不遗留其他成分,避免众多患者的异物担忧。生物可吸收支架便于二次介入干预及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此外,由于生物降解支架不含金属材料,不影响患者进行CT、MRI等检查,被誉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四次变革。


责任编辑:杜焕朝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