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疗法挑四缝,治“疳积”,见神效
疳积挑治法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又称“扎四缝”,是通过点刺四缝穴,以达到泻热导泻、申通百脉、调和脏腑的目的。临床主要适用于小儿积滞、疳积、厌食等症。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宝宝和家长们接受度高,疗效显著,广受好评。
四缝为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临床观察有平肝泻心、理脾和胃作用,针之可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精。医家有专用本法治疗小儿疳
“扎四缝”扎的过程中直观地看到每个人的血液,有的血液是红红的、晶莹剔透、血珠都是立着的,而有的血液是暗色的,或稀稀的,血珠都立不起了,全是爬下的,散散的。
通过“扎四缝”先直观地看到这人的血液质量,再通过看哪个手指挤出水、挤出气泡、挤出脂样颗粒,大致就能判断出这人身体的状况了。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四缝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对于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者,针刺四缝穴后,发现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乘积增加,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
四缝穴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在四缝穴上只要有一根小血管通过的,一定是这个脏器长期有病变,扎的时候就要对着这个小血管扎下去,一股血流就会冲出来,能明显地疏通与这个手指相通的脏器。每个手指挤出来的黄水多少,与孩子的身体状况有关。
再给大家重复一下手指与脏器的对应:
○食指——脾胃
食指因为有大肠经经过,所以与消化吸收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胃口不好的孩子,在食指的四缝穴中,挤出的黄水最多,其他的手指都要少一些甚至没有。
○中指——心脏
中指有心经经过,所以与心脏、心气虚还有心火旺都是相连的。在中指四缝穴上挤出的黄水多,孩子的舌尖多是红的,手指甲边上容易长倒刺,这样的孩子容易上火,脾气也急躁。
○无名指——肝胆
无名指有手少阳三焦经通过,与肝、胆的关系密切。无名指挤出的黄水多的现象,多见于多动症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汗多、脾气暴躁、自控能力差。
○小手指——肾脏
小指有肾经和小肠经经过,与心、肾、子宫、睾丸等部位联系密切。小指挤出的黄水多,则多见于肾脏虚弱、有遗尿、肾炎的孩子。
○大拇指的少商穴——咽喉
但大拇指的四缝穴在哪里?不知道,一般情况都扎大拇指指甲根部外侧的“少商穴”,梳理一下咽喉部的经络,总不是坏事。
扎四缝穴的操作流程
①先用棉线绳将食指的根部缠绕,勒紧。
②食指中间的指缝处用酒精棉签消毒。
③等酒精干了就用三棱针,对准指缝的最中间扎下去。
④挤血,多数挤4~6滴血就可以了。
⑤之后就将中指、无名指、小手指、大拇指的四缝穴,都用同样的方法扎一遍,再之后就扎另一只手。
注意:身体虚弱的人,可以在喝过生姜红枣桂圆羹后去扎更加安全,太虚弱的人看到血会晕针的。
四缝穴的治病范围
“扎四缝”不只是有开胃的功效,疏通经络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恰到好处地用好,还是能治疗不少病症的。
四缝穴除了治疗小儿疳积、百日咳外,其治疗范围在逐渐扩大。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还有人发现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症。
疗程:一般1周1-2次,重者可每日1~2次。治疗5~7次为一疗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9-062023
丹心报桑梓 深情还故乡
-
09-052023
关节强直遇上输尿管结石,多学科协作共解“难题”
-
08-312023
大医精诚,降糖有“方”
-
08-312023
中医特色疗法挑四缝,治“疳积”,见神效
-
仁寿县中医医院赴甘洛县中彝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2022-01-07
-
传承中医文化 弘扬中医经典
2023-07-28 -
仁寿县中医医院赴甘洛县中彝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2022-01-07 -
站着完成的眼科手术 终于完成了8旬大爷重见光明的愿望
2023-04-04 -
中医特色疗法挑四缝,治“疳积”,见神效
2023-08-31 -
安岳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开展庆祝第六个中国医师节系列活动
2023-08-20 -
【非遗传承】手摸心会 轻巧柔和——“清宫正骨”流派第八代弟子齐越峰学术传承拜师礼在什邡市举行
2023-08-08 -
犍为县中医医院:我为群众办实事 暖心服务送到家
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