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 不能呼吸的痛 ” ——肺系生命,刻不容缓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慢阻肺主题宣教活动

时间:2023-11-23 16:36:12来源:医师报作者:伍嫱 阅读: 164131

       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 “ 世界慢阻肺日 ”,主题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为提升慢阻肺大众关注度,推进慢阻肺规范化诊疗与全病程管理,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于“世界慢阻肺日”开展义诊及主题患教会活动,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的诊断、治疗状况。

image.png

(慢阻肺主题宣教)

image.png

(义诊)

      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保持肺部健康是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防治疾病。慢阻肺具有 “ 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控制率。根据此前发表在《柳叶刀》上的 “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 ” 结果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其中2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为8.6%。

       “ 慢阻肺是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构成了我国突出的健康问题。”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院士介绍道,应对慢阻肺需要健康促进、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等六个方面的有效推动。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该检查简单、无痛苦,只需受检者按照医生指令对着肺功能仪吹气,就能客观评价气道阻塞程度。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对于筛查慢阻肺、及时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钟南山院士曾倡议40岁以上人群应像量血压、测血糖一样,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

       “ 很多人对慢阻肺的熟悉程度远不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阻肺知晓率和检查率仍待提升。”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康仕提醒,慢阻肺一般起病隐匿,在疾病早期并不会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但若早期未能干预,直至胸闷气短才就医,一旦确诊即为中晚期,肺功能已损失5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建议慢阻肺患者在秋冬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以减少疾病急性加重。

image.png

(肺功能检查)

       如何预防慢阻肺急性发作?

       戒烟: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主要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慢阻肺的发生发展。

       避免环境污染:减少有害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吸入,在重污染天气应该减少劳动和外出。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坚持规范用药:尤其是吸入药物的治疗,通过局部给药,迅速改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需由专科医生指导用药。

       长期家庭氧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低流量吸氧或佩戴无创呼吸机等进行治疗。

       定期做肺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做好干预。

       腹式呼吸:放松肩膀和颈部,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置于腹部肚脐处,吸气时胸部不动,腹部鼓起,口唇呼气,吐气时腹部凹陷。           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降低呼吸频率,增加排气量及咳嗽咳痰的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改善换气功能。

       缩唇呼吸:呼吸时闭紧嘴唇,用鼻吸气,然后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呼吸时间为1:2,不要过分地控制呼吸节律,以免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

       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范围:开展对慢阻肺患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将慢阻肺筛查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系列重在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措施相继落地,持续前移慢阻肺 “ 第一道防线 ”。

      湖医附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湖南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依托 “ 幸福呼吸 ” 项目,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县治、乡管、村访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作为湖南省健康扶贫慢性阻塞性肺病分级诊疗同质化培训的唯一基地,依托 “ 慢阻肺早期筛查、防治及呼吸健康管理的物联网技术研究与推广 ” 这一国家重大专项实施,2019年获 “幸福呼吸 ” 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项目突出贡献奖。设置了呼吸专科门诊、雾化室、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拥有包括运动心肺在内的大批先进设备及仪器。


责任编辑:王凤贺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