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新质生产力点燃新希望 !钇90-SIRT综合治疗让晚期肝癌成为可治

时间:2024-03-28 08:18:54来源:医师报作者:郝明志 阅读: 17496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70%~80%的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治疗机会,5年生存率不足20%。近年来,随着新兴的局部微创治疗策略——钇90放射性栓塞术( 钇90-SIRT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其高选择性地经肿瘤供血动脉将具有肿瘤杀伤效应剂量的放射性钇90微球注射到肿瘤内,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为不可手术的肝癌患者带来了曙光。

       福建省肿瘤医院引进钇90-SIRT新技术伊始,学术带头人刘景丰教授强调:“ 我们不但要把引进的新技术学好,还要有所创新,发挥我院综合治疗的优势,做好钇90-SIRT与其它局部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 ”。

       在刘景丰教授指导下,我院钇90-SIRT新技术应用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于晚期不可手术的巨大肝癌,采用钇90-SIRT与其它局部治疗策略以及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快速缓解病情,争取手术切除的机会。

       近日,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成功为一位,经过钇90综合治疗成功转化的肝癌患者,完成了手术切除。

       该患者于2023年10月确诊原发性肝细胞癌,当时查甲胎蛋白 46699 ng/mL;术前影像学显示:右肝巨块型肝癌,约15.8*11.4cm大小。肝胆胰诊治中心外科团队评估,肿瘤巨大,如果切除肿瘤,则剩余肝脏体积不足,建议转化治疗后手术。经过MDT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接受钇90综合治疗方案。

1711584502444.jpg

        介入科林海澜教授团队在为患者行钇90-SIRT术前肝动脉造影试验中发现右膈动脉参与肿瘤供血,遂予TACE栓塞右膈动脉供瘤分支血管,经核医学科计算预计钇90-SIRT术中所需Y90-树脂微球及肿瘤吸收剂量。顺利完成钇90-SIRT治疗术后观察1天出院,同时配合规律抗病毒、靶向及免疫治疗。三周后开始行HAIC治疗,每三周一次。钇90-SIRT治疗后一个半月复查,肿瘤开始坏死、缩小,甲胎蛋白下降到418ng/ml;钇90-SIRT治疗后4月后复查,肿瘤进一步缩小,左肝体积明显增大,较初诊时增加了55%,甲胎蛋白下降到14ng/ml。

1711584529627.jpg

       再次提交肝胆外科评估后认为:巨块型肝癌,经钇90-SIRT联合TACE、HAIC及靶向免疫治疗后4个月,肿瘤成功转化,且左肝代偿性增生明显,可以手术切除。遂于近日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诊治中心顺利完成手术切除。

       郝明志主任医师介绍,多项研究均显示不可手术的以肝脏肿瘤为主晚期巨大肝癌,TACE或HAIC为主的介入治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显著提高有效率和转化切除率,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钇90-SIRT新技术为TACE不适合或TACE效果欠佳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钇90-SIRT与TACE或HAIC联合疗效较单一局部治疗手段疗效进一步提高,局部血管介入治疗联合系统药物治疗又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张辉主任医师介绍,与常规介入治疗相比,钇90-SIRT缩瘤率高,安全性好,而且能显著促进余肝体积的代偿性增生,是那些巨块型肝癌因余肝体积不足而无法手术的患者更好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其不良反应小,对于无法耐受TACE治疗不良反应的患者提供了是更好的选择。而局部联合系统治疗,争取手术转化治疗机会,一旦达到手术切除条件,应尽快手术,术后仍需辅助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提供保障。

       随着肝癌介入综合治疗研究证据的增多,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肝动脉灌注化疗( HAIC )联合策略,特别是联合靶免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钇90-SIRT的问世,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局部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与TACE/HAIC类似,目前数据显示钇90-SIRT联合靶向药物或PD1/L1抑制剂,或同时联合靶免药物都能进一步提高疗效。钇90-SIRT与TACE或HAIC作用原理不同,在适合的病人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使更多的患者从钇90-SIRT治疗中获益。

       刘景丰教授表示,肝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治疗手段时代进入到综合治疗时代。尽管药物治疗进步很大,要提高肝癌远期生存率,以手术为主的局部治疗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外科医生不应仅仅关注手术,患者生存期延长是重中之重。因此,MDT指导下的多学科密切协作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钇90-SIRT新技术的应用,不能单纯模仿国外技术,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肝癌患者病情的新路子,尤其是钇90-SIRT与其它局部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要强调个体化治疗策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福建省肿瘤医院融合发展形成,构建理念融合、学科融合、技术融合、队伍融合、管理融合、服务融合和文化融合的新体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肝胆胰肿瘤防治与研究方面处于第一梯队,在国内外形成鲜明特色,将先进的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模式进行平移,整合多学科多专业形成新的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发挥肿瘤诊治精准化、医疗服务全程化、科技创新集成化的优势,让更多 “ 不可治 ” 病人变成“可治 ”,提升长期生存和改善生存质量,解决高发区疑难复杂肝胆胰肿瘤和转移性肝癌防治的瓶颈问题,减轻病人异地就医的困扰。

       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开放床位200张,是由肝胆胰外科、介入治疗、肝胆胰肿瘤内科、腹部放疗、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技术团队组成的一体化运行的临床专科,结合影像、超声、病理、内镜等专业,形成紧密型的学科群,建立完善的综合诊疗技术体系并不断迭代更新,保持前沿技术福建转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不同病人的个体化诊疗需求。

       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上海市胰腺肿瘤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肝胆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肿瘤早筛早诊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等平台,开展以生物学特征为主导的新型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在国内外形成特色。

专家介绍

刘景丰

       外科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 )肝胆胰中心学科带头人,福建省肝胆医学中心主任、福建省肝胆胰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肿瘤早筛早诊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所长、福建省肝胆疾病和器官移植技术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共同主席、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兼肝癌学组副组长、福建省医学会、预防医学会、医院管理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抗癌协会名誉会长。在福建率先建立以肝肿瘤为主要对象的肝脏外科技术体系和以终末期肝病为主要对象的肝移植技术体系,在疑难复杂肝胆胰肿瘤的综合诊疗方面有较多积累。

方主亭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肿瘤医院副院长,福建医师协会介入放射科医师分会会长,福建介入创新联盟理事长,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医学会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诊疗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委员。主持或参与 “ 十四五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重大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卫计委中青年骨干课题、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课题及省立医院青年课题数项。“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 编委。获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近3年发表医学专业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3部。

林海澜

       主任医师,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介入治疗科执行主任,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介入放射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分会常务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肝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分会消融专家委员会委员。

张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 )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执行主任,肝胆胰肿瘤外科副主任( 主持工作 ),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肝胆胰肿瘤外科诊疗工作,尤其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肝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切除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数字智能化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肝转移学组组长,福建省乙丙肝防治联盟副理事长,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肝胆疾病学组秘书,福建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胰腺肿瘤学组委员,福建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及参与十余项省自然及国自然科技基金项目,曾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汤钊猷-建行肝癌诊疗奖三等奖、福建省卫生计生委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肿瘤医院新技术创新奖。

郝明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 )介入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介入学组主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副主任,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MDT小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感染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绿色治疗分会副会长,福建省海峡肿瘤科技交流协会理事会理事,《 临床肝胆病杂志 》、《 中国医药导报 》及《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 》等杂志审稿专家。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1本。















































责任编辑:王凤贺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