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海钩沉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海钩沉/详情

医道

时间:2017-07-28 16:44:21来源:未知作者:张艳利

儒、释、道构成了独具特色、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作为炎黄子孙,作为医者,对医“道”多一些理性思考,无论对于医者个体的觉悟,还是对于芸芸病患的福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者是自然个体,却承担着“天人”、“仙”与“佛”的使命,如何承担起这“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需要医者对医“道”阐发更多、更深的思考。

医者该如何理性认知生命?国学大师翟鸿燊对群经之首《周易》中的“泰”卦做了深刻的阐释:人本身就是“泰”卦——双眼、双耳、鼻构成阴爻,主上构成“坤”;口、小便、肛门构成阳爻,主下构成“乾”,以“人中”为界,合而成“泰”卦,构成“天、地、人”的格局。所以,生命本身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体反应,所以陆九渊说“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然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是生命规律,作为医者,我们能做的只是顺应与调和,这种认知不是对医者使命的逃避,保持理性,我们才能明心见性,才能彻悟生命的本质。

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有了更多、更好、更快对生命调和的手段,但“有无相生”,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细菌耐药等技术难题、克隆与辅助生殖等并发的伦理问题、医疗费用激增等经济问题、医患关系剑拔弩张等社会问题。

医者,终日沉溺于技术带来的捭阖“万物”的方便中,却忽略了“三”、忘却了“二”、丢弃了“一”,更与“道”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因“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那么,面对“天地大美、四时明法、万物成理”,怎么还能有“不言、不议、不说”的和谐,面对生命,面对自然,怎么还能有大境界、大格局。

面对生命,医者该如何去践行医“道”,如何去顺应与调和?特鲁多医生为我们做了注脚,那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不只是对医学人文、医者价值的深刻诠释,更是对生命、对自然、对医“道”的哲学思考。

“水深水浅东西涧,云去云来远近山”,医者,重要的不是对生命的无常抒发多少悲天悯人的感叹,不是对医“道”阐发多少振聋发聩的思考,而在于在顺应生命的轮回中去调和。“道不远人”,也许这样,我们才能做得更好。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