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医学教育/科普/详情

培养良好口腔习惯,筑牢健康护牙意识

时间:2024-06-03 10:05:40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31448

如今,牙齿美观问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也无形中将关注点多方聚焦至“健康且美观”的层面。在我国,青少年及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错颌畸形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节刚刚过去,来自瑞尔齿科陈上医生,从“正畸”的角度出发,更广、更深地介绍了“儿童口腔健康”的相关知识。

全口腔健康,预防胜于治疗

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口腔健康对其成长发育至关重要。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因此,从日常习惯入手,是打开口腔健康的第一步。对于儿童而言,口腔护理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刷牙、牙线双管齐下,辅助保持牙齿的清洁,饮食方面也需格外注意,在替牙期(6-12岁)多吃纤维类食物,便于锻炼咀嚼能力,促进颌骨发育,同时要避免吃高糖及碳酸属性的食品和饮料,从“入口”发力,维护口腔健康。 

作为家长,在关注与培养孩子正确习惯的同时,也应以身作则,扮演好孩子生活中的老师,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好习惯。此外,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幼时尽早建立一份系统的儿童档案,详细记录孩子的牙齿替换情况,便于在后续的正畸诊治中使牙科医生更清晰的把握治疗方法,通过牙齿健康关注的前置化,将口腔维护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走出错颌误区,关注正畸治疗重要性

面对“错颌畸形”这个专业医学术语,许多人感到陌生。通常来讲,“牙齿乱”就是错颌畸形的表现之一,错颌畸形是一种口腔疾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性青少年儿童错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错颌畸形患病率为67.82% ,错颌畸形在我国的高发生率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关系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如咬笔杆、咬手指等不良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牙齿的排列,如有龋齿的情况出现,也要尽早引起重视并治疗,否则也会影响后续替牙的情况。从家长的角度出发,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要提早干预,否则不良习惯一旦彻底形成,将很难戒除。 

面对“正畸”,我们总会存在些许疑问与知识误区,许多家长关注是否会因为牙齿矫正的疼痛导致进食受限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是否会因为佩戴牙套外观的变化而引起孩子内心的自卑心理?长周期的牙齿矫正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部分家长会对牙齿矫正的费用等方面产生担忧。将“牙齿矫正”与“疼痛感”进行必然的联系,其实是走入了误区,随着正畸技术的发展以及材料的迭代更新,在早期矫正过程中,患者佩戴的舒适度大大提升,牙齿矫正过程中的不适感只阶段性存在,并非贯穿正畸全过程,产生短暂的牙齿不适是正常现象,牙齿疼痛的适应期因人而异,较为常见的是2-3天,也有小部分人会持续一星期左右,相较而言,成人正畸的适应阶段持续时间会大于孩童。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正畸,都需要专业的牙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判断所需佩戴牙套的种类,制定完整的诊疗方案,展开正畸旅程。 

图片1.jpg 

着力提升口腔健康水平,对症矫治事半功倍

据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共有330万正畸病例,其中76%为青少年矫正。面对矫正需求量庞大的儿童及群体,瑞尔齿科陈上医生为我们介绍了针对错颌畸形主流的正畸方式:目前,主流的正畸方式有三种,隐形牙套、唇侧矫正器以及舌侧矫正器。一般来讲,隐形牙套的佩戴异物感较小,是舒适度最高的矫正器,能够满足社交所需的美观;其次是唇侧矫正方式,这是最常使用的正畸方式,也是矫正效率与性价比最高的方式,通过将凹槽固定在牙齿外侧与唇部之间进行矫正,会因此产生较为明显的异物感与不适感;异物感最强舒适度最差的为舌侧矫正方式,因矫正过程在牙齿内侧进行,从牙齿外侧完全无法看出,所以舌侧矫正的美观性是最优的,但舌侧矫正所需的矫正周期较长,费用也较为昂贵。 

近十年来,以瑞尔齿科为代表的民营口腔发展势头强劲。在正畸领域,还有许多像陈上医生一样的专业正畸医生,以专业的视角与建议,为广大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提供专业的口腔诊疗服务。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