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哈尔滨:“医育结合”擎起托育信心的“艳阳天”

时间:2024-11-10 15:03:32来源:医师报作者:衣晓峰 阅读: 242167

婴幼儿时期是人口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1000天,如何做好婴幼儿照护服务,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近年来,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扩大城乡托育机构覆盖范围,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惠托育服务需求,在优生优育、阵地建设、能力提升和人员培养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各项任务,探索出“医育结合”尔滨模式,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托育信心。由于在发挥医疗卫生资源优势支持托育服务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哈尔滨市还陆续荣获了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生育友好型城市,被评为全国15个“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城市之一。

在生育养育端守住健康门户

优生优育是守好婴幼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哈尔滨市通过开展覆盖婚孕产的全周期健康服务,筑牢出生缺陷三道防线,守护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起点。哈尔滨市卫健部门联合民政、妇儿工委、团委和妇联等部门,共同推进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目前,全市开展婚前孕前保健服务的机构18家,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机构3家,开展产前筛查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14家,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实现助产机构全覆盖,0-6岁残疾儿童筛查在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

“一站式”服务,把好婚前孕前保健关。哈尔滨市全面推广婚检孕优“一站式”服务,科学规划婚前孕前检查场所,规范服务管理模式,优化婚前保健与孕前保健服务流程;针对不同婚育阶段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便民孕前保健服务;全面施行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工作,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一站式”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个门”办“多件事”,极大提高了群众参加婚检的比例,科学有效预防部分出生缺陷发生。统计结果显示,哈尔滨市孕前优生检查完成率已经连续三年100%。

产前筛查诊断,把好孕期保健关。通过超声筛查、血清学筛查和羊水穿刺等措施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早识和干预别胎儿先天缺陷;开展孕期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项目,逢“孕”必检、逢“阳”必治,为“艾乙梅”阳性患者提供相应药物及相关检测、随访服务等,降低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开展“无创基因免费筛查”项目,预防和减少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现象发生。全市产前筛查率达76.69%,“艾乙梅”检测率100%,近500名“准妈妈”免费享受无创基因免费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把好新生儿出生关。全市开展新生儿四项遗传代谢病筛查项目,疾病筛查率98.90%,避免因脑、肝、肾等损害影响宝宝生长发育、智力障碍甚至死亡;利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48种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疾病筛查率59.07%,听力筛查99.20%;争取出生缺陷(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为59名患儿争取遗传代谢病救助资金,减轻患儿家庭负担。

养育知识宣教,把好科学育儿关。在哈尔滨市分别开设“孕妇学校”和“妈妈课堂”。累计为200余名孕妇和2000余名宝妈进行孕期胎教、孕期营养、科学坐月子、产后康复等知识讲座和新手爸妈育儿技能培训,悉心指导家庭进行儿童喂养、辅食添加、生长发育检测、营养性疾病预防、儿童视力听力保健、儿科疾病的预防、发育行为等咨询和指导。

在托育服务末端抓实健康照护

0-3岁婴幼儿重点在于科学养育,生命最初1000天是奠定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哈尔滨市注重将科学养护融入婴幼儿照护服务之中。

打造医育结合服务阵地。关注特殊儿童康复和托育双重需求,新建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提供60个特殊儿童康复托位;根据委属单位专科特色,选取康复专科特色的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和具有儿童保健服务天然优势的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承接医院,建设康复性托位60个,为特殊儿童打造康复与托育一体化服务阵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特殊儿童的家庭负担。

开展订单服务签约。哈尔滨市整合全市医疗卫生与托育服务资源,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联动协作,统筹安排二级及以上设置儿科的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与各级各类托育机构进行对接,签订服务协议561份。医疗机构采取巡回指导或协议派驻等方式,每季度上门1次,在托育机构开展婴幼儿健康管理、健康指导、检验检测、疾病筛查、开展小儿中医药适宜技术、建立就诊绿色通道、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等服务,订单签约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与托育服务相结合,将儿童健康服务融入了婴幼儿照护服务。

今年10月25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儿童康复专家走进道外区政府机关幼儿园,为0-3岁入托儿童和家长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科普活动。比同龄人矮小、挑食、不能融入集体、吐词不清、语言发育迟缓……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儿童康复科专家现场为老师们详细讲解了关于孤独症、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等各种行为问题的表现及干预。专家提出了关于幼儿在生长发育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尽早干预。

儿童康复科医护人员为家长及老师们讲解了关于儿童发热、咳嗽等常见病、多发病及合理喂养等健康知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提出日常关于孩子们的相关问题,医护人员们针对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细致解答。活动中,专家以及康复师为多名儿童进行了义诊,详细的对每位幼儿进行体格检查和行为评定,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幼儿园老师及家长,帮助老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情况。

托育机构保健人员入院培训实现全覆盖。哈尔滨市组织全市600余名保健人员入住开设儿科的综合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为期30天的免费培训,进一步提升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婴幼儿急救和常见病、多发病早期处置能力,为0-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健康支持。

广泛宣传营造医育结合良好氛围。哈尔滨市以医疗卫生、儿童保健、托育从业人员为骨干,招募科学育儿和托育服务宣讲员2000名,每人开展10次宣讲活动,宣讲活动实现商场、车厢、景区、社区和学校全覆盖。

这其中,双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专家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专家组建“医育专家宣讲团”,深入全区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机构上门指导服务。在上门指导服务过程中,专家们指导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对园内有需要的儿童完成小儿推拿、刮痧、中药穴位贴、药浴等简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现场讲解和演示向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普及心肺复苏法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常识。通过上门宣讲指导服务,对婴幼儿的日常照护工作帮助很大,内容实操性强,专家指导耐心细致,进一步普及了科学育儿理念,婴幼儿的照护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促进了婴幼儿科学健康成长。

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栾枫评价指出,“医育结合”尚属医疗服务托育领域的初步尝试和有益探索,还有值得拓展的服务内容和形式,我市将进一步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将专业、规范、安全、可靠的医疗照护服务融入托育服务事业当中,赢得广大家长对托育的认同和信任,提振托育信心,吸引更多家庭将婴幼儿送至专业托育机构,促进婴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93a25ec560cc9da292eeb8eea8063a23.jpeg

c41a19ec98249c906686b915089e9ef7.jpeg

IMG_0708.jpe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