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人文
当前位置:首页/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人文/详情

陈孝平院士寄语青年医生:向“卡脖子”问题冲锋

时间:2024-11-27 12:30:36来源:医师报作者:湘雪 阅读: 120141

来源|医师报·人文专刊

人文.jpg


“越是国际上解决不了的‘卡脖子’问题,你们越是要把它作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一旦成功就是国际性突破性成果。”近日,在湖北博士后活动中心举行的首期“博新讲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陈孝平寄语青年医生。 

微信图片_20241127112439.jpg陈孝平院士(右)受聘“博新讲堂”学术讲座顾问团总顾问

陈孝平院士从分析问题谈起:“我在很多单位碰到很多年轻的医生,他们经常遇到有些难以治愈的患者。他们解释:这个问题是国际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 

“然而,年轻医生的使命就是要创新、发明,你们的目标就是要研究国际上未解决的问题,要瞄准这个方向,才能起到引领作用。”陈孝平院士说,国际上没解决的问题就“躺平”不管,不是应有的态度。相反,越是国际上解决不了的“卡脖子”问题,越是要把它作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一旦成功就是国际性突破性成果。

事实上,陈孝平院士自己就是这么做的。胰腺癌手术术后胰瘘是世界性难题,近百年未有突破。陈孝平从研究到临床实践,用十年时间,独创“打桩”吻合法,医学界称之为“陈氏胰肠吻合术”,让胰肠吻合口不再撕裂、滑脱。“这是中国人的独创,全世界都没有。”陈孝平院士说,“我们要敢于质疑和挑战,颠覆传统认知,突破束缚,打破一个个外科手术禁区。”

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40余年,陈孝平院士打破了该领域多个手术禁区,创立6项中国人原创的手术方式。这些新方法、新技术在基层医院推广,极大地提高了肝胆胰疾病手术治疗的效果。国际著名外科学者、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Renze 教授称他是“肝胆胰外科技术改革与创新的领导者”。国际肝胆胰协会现任主席Adam教授说,中国是肝胆胰疾病诊疗的“头部国家”。 

陈孝平院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青年医生树立了榜样,他的成功,证明了只要敢于挑战“卡脖子”问题,就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相信青年医生们在他的激励下,会更加坚定地朝着攻克医学难题的方向迈进,为推动医学进步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