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陕西:“强基助苗”润童心 区域诊疗惠民生

国家区域中医儿科诊疗中心专家义诊暨基层培训班在安康举行

时间:2025-03-22 09:15:53来源: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作者:张丽姝 阅读: 624822

       3月20日至22日,“强基助苗行 安康润童心”国家区域中医儿科/康复诊疗中心专家义诊暨基层培训班在安康举行。活动通过专家义诊、技术培训、学科建设的形式,为340余名陕西省安康市的特殊儿童提供国家级诊疗服务,为160余名基层儿童康复工作者开展标准化培训,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322100538.jpg

       赋能基层:构建儿童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

       “今天是安康儿童康复事业的里程碑!”3月21日上午,安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正式挂牌“国家区域中医儿科诊疗中心”及“国家区域中医康复诊疗中心”,安康市残联理事长刘璇表示,此次双中心的落地标志着安康市正式建立起对标国家儿童康复标准的“筛查-诊断-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让安康地区的少年儿童都能就近、就地、就便的享受到更加专业的儿科诊疗与康复服务,对于保障残疾群体健康权益、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月21日适逢第14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安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发育障碍性疾病患儿发放了100张免费密集化干预评估卡,为早期诊断、康复干预提供便利条件。

微信图片_20250322100200.jpg

       随后,在特殊儿童与医务人员的注目下,刘璇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级主任医师唐久来、安康市中医医院院长胡章学、双中心建设负责人、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宋虎杰共同种下“强基助苗友谊树”。

       宋虎杰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双中心的挂牌是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与安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深化优质医疗资源与技术下沉的新起点。

微信图片_20250322100145.jpg

       据悉,此次系列活动依托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儿科、康复科两个国家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的技术力量,持续3天开展大型专家义诊、儿科MDT查房、专家带教,同时面向安康市各区县、各医疗机构儿童康复人员开展技术提升培训,在传递前沿、先进、标准、规范的康复诊疗技术的同时,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安康地区儿童诊疗与康复跃上新台阶。

       公益诊疗:家门口享受国家级医疗服务

       挂牌仪式后,唐久来与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儿童医院院长樵成、儿科MDT团队迅速投入义诊工作中。

       在康复中心一楼唐久来诊室,从湖南岳阳辗转14个小时抵达安康的7岁孤独症患儿小宇(化名),接受了全面评估。小宇妈妈焦虑地表示,因家里无法看护,自孩子2岁起就送到当地特教机构托管,今年3月初尝试转入正常幼儿园,但却因严重的情绪行为问题被再次“劝退”。

       “病情越来越严重!我们是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小宇妈妈说道。

       随后,唐久来与康复团队通过观察患儿社交行为、引导交流并分析发育量表后,针对小宇当前的核心障碍制定了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并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多学科评估,动态调整干预策略。唐久来鼓励家长,现阶段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康复干预,并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社会融合的机会,对孩子康复仍具有积极意义。

       “我把北京、河南都跑遍了,开始以为我娃是哑巴,最后回到安康诊断是语言发育迟缓”,来自安康市平利县的晨晨(化名)奶奶对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儿童医院MDT团队的医生、康复师说道:“去年娃2岁我们回来,治疗了5个月,孩子能2个字、2个字地蹦话,明年要是能上幼儿园就好了!”

       樵成带领团队为晨晨进行了会诊,经过综合评估,确定晨晨伴有轻度智力低下,但康复潜力很大,随后制定了个性化医护康教融合干预方案,并对奶奶进行了家庭康复训练延伸指导。

       晨奶奶表示,以前东奔西走觉得看病就要到大城市,结果花费大、治疗断续导致疗效不显著。现在回到安康,不仅能享受残联康复救助政策,还能“把没指望的病变得有盼头”,晨晨在外务工的父母也有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动力。

       医生呼吁:早诊断、早干预仍是康复的必由之路

       据《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2024〕、《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0-14岁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包括孤独症、脑瘫、智力障碍等),总患病人数已超千万。其中,脑性瘫痪约60万,孤独症儿童超300万,家长认识不足、干预滞后等情况在基层地区较为多见。

       唐久来强调,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并非不治之症,即便是孤独症也能通过科学系统的干预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社会功能。

微信图片_20250322100242.jpg

       “0-6岁是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黄金期,特殊儿童家庭在面对疾病时,一定要客观看待、积极面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让孩子及早康复,回归社会!”唐久来表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基层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现阶段,只有特殊儿童家庭与医疗机构、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特殊儿童的康复铺平道路。

       据安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安康医疗延伸点主任赵兵科介绍,延伸点自2018年获批省、市、县(市区)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至今,其江南院区、高新院区共计为2596名少年儿童提供了专业、系统、完善的康复救助服务,切实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医疗成本、陪护成本和精神压力。

       本次活动,在安康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与支持下,由陕西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联合主办,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安康医疗延伸点承办。后期,相关专家将通过定期巡诊、远程会诊的形式,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责任编辑:杜焕朝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