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右手被卷入无情的机器,34岁青年食指几乎完全断掉! 显微镜下做“ 绣花活 ”,为断指青年“ 接 ”续未来

时间:2025-04-14 10:00:00来源:医师报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阅读: 27398

       对34岁的小王( 化名 )来说,2025年3月18日这一天,无疑是他人生中一道骤然降临的阴霾。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瞬间将他的右手卷入无情的机器,一时间右手血肉模糊、鲜血淋漓。

        当他被工友们紧急送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 )大运河院区急诊时,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他的右食指几乎完全断掉,仅剩背侧一点点皮肤软组织勉强相连,鲜血不断从伤口涌出;右手的拇指和中指也遭受了严重的撕裂伤,不仅皮开肉绽,活动也受到了极大限制;右手中指也处于部分离断的状态。

        剧烈的疼痛、触目的伤口、对未来的恐惧 ……一时间,种种负面情绪向这位年轻的生命袭来。

生死时速:紧抓“ 黄金窗口期 ”,为再植手术打下坚实基础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断指再植而言,时间更是直接关系到手指能否成功“ 复活 ”的关键。急诊医学科闫应朝医生立刻接诊,面对如此复杂严重的创伤,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处理能力。

       “ 快!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准备抢救!”闫应朝的指令清晰而迅速。他一边沉着冷静地指挥团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快速止血、抗休克等急救处理,一边小心翼翼地检查着伤势。离断的食指情况非常危急,血管、神经、肌腱的损伤显而易见。同时,拇指、中指、环指的多处创口也需要立刻处理,以防感染和进一步损伤。

       闫应朝深知,对于小王这样未来还需要依赖双手工作生活的年轻患者来说,保住手指、最大限度恢复其功能是首要目标。他迅速评估了断指的条件:虽然离断严重,但断面相对整齐,没有严重的挤压挫灭,且从受伤到送达医院的时间尚在“ 黄金窗口期 ”内。一般来说,常温下6-8小时为黄金时间,如果具备妥善冷藏保存技术,可以延长到12-24小时。这意味着,食指再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必须尽快手术!”这是闫应朝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但他同时也明白,这绝不是一台简单的手术。这台手术不仅需要处理断指本身,还需要同时修复拇指和中指的严重裂伤,甚至可能涉及其他手指的清创。这是一项对技术、设备、团队 协作要求极高的挑战。

       在对小王进行初步的清创、止血、包扎,并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妥善保护好离断指体后,闫应朝第一时间联系了骨科专家朱海锋副主任医师,他在创伤骨科,尤其是手外科及显微外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

       急诊医学科的快速反应、准确评估和妥善的伤情处理,为后续骨科团队的成功手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保住小王的手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仅是急救,更是为后续“ 精雕细琢 ”的再植手术铺平了道路。

精雕细琢:显微镜下做“ 绣花活 ”,断指奇迹般失而复得

       接到急诊医学科的紧急会诊请求后,朱海锋迅速到位,第一时间详细了解了小王的伤情,并与闫应朝医生充分沟通,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3月18日,在麻醉科、手术室护士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小王被推入了手术室。全麻成功后,这场由朱海锋主刀,骨科团队与急诊医学科共同参与的“ 指尖保卫战 ”正式打响。

       无影灯下,手术显微镜成为了朱海锋团队的“ 第三只眼 ”。放大数十倍的视野里,细如发丝的血管、神经清晰可见。朱海锋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显微器械,一一完成接骨、续筋、通脉、埋线、补皮、固定关节等环节。

       整个手术过程复杂而漫长,持续了数个小时。朱海锋及其团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精准的操作。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这不仅是对医生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医生体力和意志力的挑战。

       手术进行得很成功,但这只是第一步,术后的精心护理和漫长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小王被送入了骨科病房,医护团队密切监测着再植手指的血运、感觉、活动度,并给予抗感染、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定期的换药、科学的功能锻炼指导……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血。

6d5830f43c18919d090b3b1606549078.png

患者与医生合影

       虽然康复的过程充满挑战,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但看到自己失而复得的手指一天天好转,小王和家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对闫应朝医生、朱海锋医生及其团队充满了感激之情。“ 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机会,保住了我的手,也保住了我们这个家未来的希望!”小王激动地说。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