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黑龙江:织密全省孤独症儿童健康保障“防护网”

时间:2025-04-30 11:37:13来源:医师报作者:衣晓峰 樊睿思 阅读: 16528

必须全力提高0-6岁儿童孤独症的初筛率、复筛率和诊断率,确保将辖区内每个可能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全部纳入全链条关爱服务体系。近日,受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委托,由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联合主办了一场省内部分地区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项目试点线上线下培训班。参与培训的专家和学员纷纷表示,要用精准的筛查、科学的干预,共同织密全省儿童健康保障“防护网”,切实解决孤独症患儿家庭“急难愁盼”问题。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且原因不明的神经发育障碍,多数孩子表现为起病早、病程长、致残性强的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WTO)列为儿童精神类残疾的第一位。其主要特征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重复刻板。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牵头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重庆、长沙、温州、哈尔滨等8个城市完成的一项调查结果,我国学龄期儿童的孤独症患病率为0.7%。而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山东、湖北、河北三省流调数据显示,我国0-6岁孤独症的患病率已达1.8%。目前,孤独症临床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但通过健康教育、早期筛查、诊断与干预,有望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的症状与预后。

在此次培训活动中,来自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专家和专业技术骨干围绕孤独症的概念、流行病学调查、早期行为、临床表现、鉴别要点、预警征象、病史采集、初筛技术、临床访谈、评估技术、严重程度分级、复筛方法、共患病、病因学、信息上报流程图以及包括辅助检查、诊疗体系、规范化康复、筛查干预一体化诊疗流程、专家共识和政策保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与数百位学员展开互动交流,并分享心得。

据介绍,黑龙江省残联、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医保局、省妇联等12部门于去年联合印发《黑龙江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要求用5年时间,加强统筹谋划、协调联动、资源整合,着力补齐短板弱项,促进完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水平、服务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条件,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成长和发展环境。到2028年,基本实现每个市(地)和人口较集中的县(市)均设有定点服务机构,方便孤独症儿童就近就便接受康复服务。

黑龙江省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孙玉华要求,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抓好孤独症儿童筛查、诊断、干预康复的有效衔接,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加强各职能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夯实梯队建设,强化人才储备;加大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干预各机构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确保孤独症儿童在筛查、诊断、干预、康复各环节的有效对接。诊断机构应及时向确诊儿童的家长通报相关结果和病情,并提供康复救助政策信息,引导家长前往具备相应资质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接受干预诊疗。

黑龙江省卫健委妇幼处相关负责人指出,结合本次培训,各试点地区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全力提高0-6岁儿童孤独症的初筛率、复筛率和诊断率,确保将辖区内每一个可能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均被纳入服务视野中。二是显著提升干预康复服务的质量与效果,帮助孤独症儿童尽可能地缓解症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是加强卫健与残联、教育、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干预合力。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广大爱心人士参与到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中来。四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孤独症的认知度和接纳度,营造关心关爱孤独症儿童及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