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地方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地方风采/详情

84 岁血癌老人实现“ 与瘤共存 ” 新型精准疗法,让这个 “ 银发杀手 ” 不再致命

时间:2025-05-16 14:15:27来源:医师报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阅读: 13204

       多发性骨髓瘤,是仅次于白血病的第二大血液恶性肿瘤,好发于60岁以上的人群,早期症状具有迷惑性,因此被称为“ 隐形的银发杀手 ”,高龄的患者经常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就像“ 布满裂缝的瓷器 ”,给治疗带来重重难关。

       但是,年龄不是骨髓瘤治疗的禁区。80岁的洪爷爷( 化名 )是一位骨髓瘤合并全身多种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经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 )血液内科二/细胞治疗中心团队整体化的评估,采用了新型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实现了功能性治愈跟长期生存。

胸腰痛揭开隐藏的健康危机

骨头就像被虫子蛀空的木头

       80岁的洪爷爷怎么也没想到,一次看似普通的胸腰痛,竟会揭开一个隐藏的健康危机。

       4年前的夏天,洪爷爷持续胸腰痛整整一个月,这位倔强的老人总说“年纪大了,有点小病小痛很正常”,一直不愿就医,直到搬了一次重物,疼痛到无法行走以及平躺,家人才强行把他送到医院。

       胸部CT的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影像显示多处肋骨、胸椎、锁骨、肩胛骨呈现出“ 凿穿样 ”骨质破坏,就像被虫子蛀空的木头。

       意识到情况严重,家人当天就带着洪爷爷赶往浙大邵逸夫医院,血液内科杨倩倩副主任医师接诊后,立即安排了住院。后续全身CT检查的结果更令人揪心:患者全身上下多处多处骨骼都出现了大小不一的骨质破坏灶,这些“ 满天星 ”般的病灶,正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表现!

      “ 看到CT报告上多发性骨质破坏这几个字,我的手都在发抖。”洪爷爷的儿媳回忆道。杨倩倩解释,这种特殊的骨质破坏是由于肿瘤细胞激活破骨细胞,同时直接侵蚀骨组织,就像“ 骨头被一点点啃食 ”。早期的疼痛症状易被误认为普通老年病,如果不及时去医院,患者往往会出现骨折甚至截瘫。

       杨倩倩很快为洪爷爷安排了骨髓穿刺,结果很明确,“ 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占比达到84%,远超正常值,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

高龄老人实现“ 与瘤共存 ”

       洪爷爷的基础疾病较多,合并了高血压、冠心病( 支架植入术后 )、糖尿病、支气管炎等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规律服用五种以上药物维持治疗,黄金文主任医师团队综合评估了洪爷爷全身脏器的功能,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但目前均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传统化疗方案副作用大,约30%高龄患者因耐受差被迫中断治疗,新型靶向药物( 如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 )通过精准作用机制显著降低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是高龄骨髓瘤患者治疗的重大突破。基于精准医学理念,黄金文为洪爷爷量身定制了以靶向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在确保抗肿瘤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了治疗风险。治疗期间,通过定期随访和实验室检查,团队动态地评估治疗反应、严密地监测并发症并及时调整方案。

       针对患者广泛存在的多发性骨质破坏问题,团队特别邀请骨科进一步评估,不仅讨论了病理性骨折风险及是否需要进行手术,还为患者定制了脊柱支具以保护受累椎体,同时,康复医学科团队早期介入,制定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康复方案。

       如今是确诊后的第4年,洪爷爷的血液学指标已达到完全缓解( CR )状态。考虑到患者高龄( 目前84岁 )和基础疾病的情况,不再追求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激进治疗手段,黄金文团队建议采取“与瘤共存”的治疗理念,目前洪爷爷每2-3个月接受一次维持治疗,日常生活质量良好。

      “ 我现在每天早晨都去公园打太极拳,血糖血压比生病前还要稳定,”洪爷爷笑着说,“ 感谢你们不仅控制了我的骨髓瘤,还帮我管理好了多年的老毛病。”


责任编辑:李辉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